截止12月,新三板掛牌企業突破9000家,而服務機器人企業只有12家。這12家新三板服務機器人企業分布于信息服務、智能家居、醫療、國防信息、物流系統、教育六大領域。
在資本市場上,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行業龍頭、上市公司敏銳撲捉到服務機器人這一人工智能重要應用的巨大前景,Google從2013年至今收購了11家機器人相關公司;亞馬遜坐擁全球領先的物流機器人制造商;微軟早在2006年就推出了第一代機器人模型;阿里巴巴、軟銀、富士康合力開發智能服務機器人。從國內來看,A股服務機器人的上市公司標的大部分是通過并購切入。A股服務機器人產業鏈的公司包括科大訊飛和川大智勝以及一些通過并購切入服務機器人領域的公司,如:巨星科技、康力電梯、慈星股份等。香橙會研究院統計發現,新三板服務機器人相關企業覆蓋了信息服務、智能家居、醫療教育、國防場地等各大領域,目前已有12家公司在新三板掛牌。
服務機器人是否會成為下一個投資熱點呢?
全球服務機器人銷量大幅上漲
根據IFR發布的2016年世界服務機器人統計報告,專業服務機器人2015年總銷量為4.11萬臺,與2014年的3.29萬臺相比上升了25%,總銷售額為46億美元,同比上升14%。其中,物流類機器人銷量最多,為19000臺,占專業服務機器人總銷量的46%,銷售額為7.79億,較2014年上升了52%。
在個人/家庭服務機器人領域,2015年約出售540萬臺,同比增長16%,銷售額為22億,較2014年增長4%。
多因素驅動國內服務機器人產業爆發
在國內市場,服務機器人市場爆發的現實需求越發的強烈。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勞動力價格的上升使得機器人對人工的替代率明顯上升;特殊環境作業,使得工人的身體健康難以得到保障;科技的快速發展。這些因素成為國內服務機器人產業爆發的主要原因。
同時服務機器人也是中國公司和國外公司差距較小的領域。這是由于服務機器人往往要針對特定市場進行開發,可以發揮中國本土公司與行業緊密結合的優勢,從而在與國外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
業內專業人士表示,國內服務機器人領域的優勢在于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特別是電商的繁榮
程度和成熟度高于外國。核心技術方面優勢差異確實不大,但是在移動互聯網的應用方面存在比較大的發展空間。
服務機器人應用分為兩大領域,個人/家用率先爆發
服務機器人的應用范圍很廣,涵蓋了場地、物流系統、醫療、國防應用、智能家居、信息服務、安全健康、娛樂教育等領域。根據用途分為個人/家用服務機器人和專業服務機器人。
個人/家庭服務類機器人主要包括智能家居、信息服務、安全健康和娛樂教育這四大類。目前,我國已有數家企業涉足該領域,代表公司包括:A股上市的科大訊飛、康力電梯、巨星科技和新松機器人;新三板掛牌公司捷通華聲、明朗智能、智臻智能;以及優必選、科沃斯等數家國內領先的優秀企業。
專業服務機器人領域主要涵蓋了,醫療、物理系統、場地、國防四大類。專業服務機器人的銷量遠高于個人/家庭服務類機器人,因此盡管銷量方面不如個人/家庭服務類機器人,但是現階段專業服務機器人的銷售貢獻率高于個人/家用服務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