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雪的到來,人們想到的就是怎么保暖,如何除去自己身上的寒氣,而與此同時也擔心家人們的保暖以及安全上的問題。
在這如此寒冷干操的季節里,到處都充斥著“僵尸手”現象——刷不上指紋!不管是上班打卡,還是回家開門,都有一些小伙伴會刷很久才能刷上指紋,手累,心也累。
為什么夏天手指明明刷很快,而冬天就翻臉不認“指”了?
究其原因,指紋讀取主要取決于手指的指紋的清晰度和指紋圖像預處理能力。前方高能燒腦,對指紋采集設備來講,一般要經過“感知手指”、“圖像拍照”“質量判斷與自動調整”三個主要過程。“圖像拍照”是采集過程的關鍵步驟。指紋采集器件以每秒幾十幀甚至幾百幀的速度來產生指紋圖像。
對于主動式采集的器件,會通過器件內部的控制電路發出探測信號,如光、射頻、超聲波,然后根據嵴與峪對探測信號的反饋值的大小,來形成指紋圖像。
對于感應式采集的器件,根據感應到的嵴與峪所形成的信號大小來繪制指紋圖像。每次形成的指紋圖像,采集器件內部的控制系統會判斷圖像質量。如果圖像質量過低,不能達到預先設定的質量要求,會通過AGC自動增益電路,增加探測信號或感應信號的強度,以達到理想的取圖效果。
當然也有特例,在如此寒冷的季節,由于毛孔收縮,有些本身干性皮膚的人們,其手指皮膚會變得更加干燥,本身指紋清晰度非常低,這樣會與指紋讀頭的玻璃表面接觸不充分,因此識別效果遠不如溫暖的季節。
不過,出現這樣的情況也不需要慌張,這主要是濕度的問題,對著手指哈一口氣,或摸一摸額頭,增加手指的濕度,提高手指被識別的基本因素,就能輕松解決,根本不需要在門口反復刷手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