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當前的無人機市場來說,行業發展還處于早期。但受航空裝備無人化、小型化和智能化的趨勢影響,近年來全球無人機技術研發與創新取得了豐碩成果。
在航空裝備無人化、小型化和智能化的趨勢下,未來10年無人機行業將進入黃金發展期,這個千億級新藍海即將迎來產業化浪潮。但對于當前的無人機市場來說,行業發展還處于早期,規模不算壓倒性優勢,價格低也不是核心競爭力,最終還是看誰選對了點,做好了技術才能不被行業洗牌。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全球無人機技術研發與創新碩果累累。
中國:首個海域無人機監管基地建成
日前,江蘇連云港市在贛榆海洋經濟開發區舉行國家海域無人機監管應用江蘇連云港基地揭牌儀式。基地的建成實現了對江蘇省海域立體綜合監管,并與國家海域監管系統有效結合和共享,實現我國海洋信息綜合管理與服務。據了解,這是首個國家海域無人機監管應用基地。
國家海域無人機監管應用基地主要包括海域監控指揮中心、海域無人機遙測遙控系統、海域無人機三維立體監管平臺、衛星地面站等內容。可以將海域監管從內水、領海向中遠海延伸,逐步實現管轄海域“全覆蓋、立體化、高精度”監控。無人機具有靈活機動起降、低空高分辨率獲取等優勢,為海域資源調查提供大量的現勢性影像資料。可針對敏感重點水域、岸線、海島等進行高精度、大頻次監測,以彌補常規手段的不足。
新加坡:未來天空或有無人機“車道”
近幾年。無人機快遞異常火爆。不知道在這種火爆的情況下,未來會不會出現無人機機禍?新加坡就此未雨綢繆,給小小的天空規劃了“車道”。這個研究項目由南大和新加坡民航局(CAAS)聯合設立的空中交通管理研究院主持,將用四年時間研究如何更好的管制無人機,同時充分地利用新加坡的天空。
南大研究者表示,會以陸地交通規則作為參考,在規定的天空領域中劃分出一條條“車道”,并且建立起相關的交通規則,保證無人機各行其道。另外,也需要為無人機設立專用的起飛降落點,“車道”也最好從大樓頂上過,從而避開地面交通,降低安全風險。此外,為了避免“碰擦”等交通事故,也可以為無人機安裝類似現在客機的防撞系統,讓無人機能夠自主避開附近的其他無人機。
以色列:載人無人機“鸕鶿“試飛成功
近日,以色列烏爾班飛機制造公司宣布,經過15年的潛心研究開發,該公司的載客無人機終于試飛成功,并將于2020年投入市場。據悉,這架代號為“鸕鶿”的墨綠色載客無人機總價值達1400萬美元(約合9650萬元人民幣),最大載重量約為500公斤,體型和一般的家用汽車大小差不多,時速為185公里/小時。
與一般直升機不同,“鸕鶿”所使用的是內置水平旋翼,而非直升機螺旋槳。開發商表示,該無人機或可幫助人們從惡劣環境中撤離,也可能運用在軍事領域。烏爾班飛機制造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拉菲·尤埃里在談到其用途時稱,倘若城市遭受臟彈或其他化學物質襲擊,這架無人機便可通過遠程遙控抵達相應地點,并對該區域進行凈化。
加拿大:成攻研發“輪胎”無人機
當前,打造“異形”似乎已經成為了消費級無人機創業者的標配選擇,一來目前無人機同質化嚴重,一個與眾不同的外觀能夠讓產品迅速被大眾所關注;二來在外形上做改變比技術上的變革成本更低。面對這樣的市場現狀,來自加拿大初創公司CleoRobotics在近期舉辦的CES上發布新品CleoDrone,而這款無人機絕對是“異形”中的典型。
根據CleoRobotics介紹,這款無人機機身是個圓形,如果去掉中間的槳翼,看上去儼然一只汽車輪胎。當然,CleoDrone要比汽車輪胎小得多得多,它的體積只有92x92x30mm,重量只有65克,具有極高的便攜性,此外,該無人機的安全性看上去也是不錯的,外面的“輪胎”把中間的槳翼包得嚴嚴實實。在“輪胎”的外部,有一顆突出的攝像頭,供CleoDrone拍攝使用,能夠拍攝1400萬像素的照片以及1080P的視頻。CleoDrone是用手機來控制的,拍攝時只要在手機上選好拍攝模式,在手中將無人機放飛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