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山東重工各級黨組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實現了集團主要經營指標再創新高的良好業績。
在這一過程中,涌現了一大批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今日推出《旗幟·榜樣》第四期,對優秀共產黨員事跡進行展播,激勵廣大干部員工見賢思齊、對標奮進,在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新征程中沖鋒在前、再立新功。
王新潘 濰柴動力二號工廠制造工程室裝備技術崗
王新潘,在濰柴動力裝備技術崗上,以初心映匠心,從產線建設的“問題不過夜”,到自主創新創效300余萬元;從主導智能監控系統獲集團表彰,到搭建“一小時維!睓C制,讓設備故障修復時間同比降低53.5%,他以黨員標準筑牢智造基石。
他攥緊技術攻堅的拳頭,21項標準文件固化流程,助力所在工廠摘得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等榮譽。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平凡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篇章。
劉勝勇 中國重汽(濟南)車橋公司齒輪加工部電氣技術責任工程師
劉勝勇,一位扎根設備運維一線的“重汽大工匠”。他胸懷“擇一事拼一世,守初心傳匠心”的赤誠,面對德國精密機床“卡脖子”難題,他帶領團隊晝夜奮戰,將電主軸裝配精度控制在一根頭發絲1/10內。他創新多項技法,磨削中心“氣隙法”、模塊化維修等成果,大幅提升智造產線效能。
他傾心育才,依托創新工作室,創建培養、使用、評價、保障多維度的賽訓一體式育匠才體系,成就了大批技術骨干。他化身“網絡園丁”,通過“三雨行動”在各大平臺分享知識,惠及萬千網友,讓工匠精神在云端生根發芽。
任軍 山推股份一號主機廠總裝一線主管
23載扎根總裝一線,任軍以黨員初心焐熱機械溫度。手電筒的光掠過齒輪嚙合面,是他深夜排查故障的常態;指尖血泡滲進手套,是暴雨中帶領突擊隊48小時保交付的擔當。從獨創“聽-摸-看-測”四步巡檢法,到推行“三維度管理”讓誤操作率同比下降65%,他把裝配臺變成匠心課堂。
國四升級攻堅,他帶著團隊“白+黑”摸索最優參數;智能改造路上,他率先在產線推行“在線實時過濾”,同時讓AGV產線小車定位精度達±5mm…
他以“三級孵化機制”激活基層智慧,用“技能路線圖”培育匠才,讓生產線的每顆螺絲都透著創新勁兒。在齒輪嚙合的交響里,他生動詮釋了:堅守的厚度,終將成就創新的高度。
段永兵 濰柴雷沃智慧農業海外營銷公司東歐大區銷售高級主管
十八載馳騁海外,段永兵以黨員初心為帆,在全球市場揚起民族品牌的旗幟。從土耳其市場三年銷量從30臺躍升至960臺,到提出CKD模式縮短一半交付周期,他帶著“營銷+產品+服務”鐵三角,把黨旗下的攻堅力化作市場穿透力。
在格魯吉亞,他組織贈送拖拉機給困難家庭;在贊比亞,他牽頭對當地機手進行維護保養培訓——“全球唯沃行”的黨建品牌,在公益行動中長出溫度。
從基層調研員到海外市場開拓者,他用腳步丈量20多國土地,以“落后就要挨打”的警醒持續精進。那句“把中國產品賣向世界”的初心,如今已長成枝繁葉茂的全球版圖。
劉福棟 濰柴集團項目經理崗
15載深耕高端動力市場,劉福棟以技術為刃劈開市場壁壘,讓濰柴力量在高端領域閃耀光芒。作為黨員,他以信念為舵,讓團隊在攻堅路上方向篤定;作為先鋒,他把崗位當戰場,以實干擔當開拓疆土。
環境試驗現場的日夜堅守,競標測試中的分毫必爭,他用“釘釘子”精神啃下硬骨頭,讓每臺設備都成為移動的國產品牌名片。
他正以奔跑的姿態,在濰柴高端動力的閃耀征程上,點燃信念之火,驅動創新引擎,為科技強國夢貢獻澎湃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