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簡稱“百人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就即將于2017年1月14——15日召開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7)向媒體做了介紹。據悉,本屆論壇以“提升核心技術、創新引領發展”為主題,旨在發揮行業引領作用,希望更多電動汽車企業在關注產能提升的同時,更加注重通過核心技術突破、創新,建設有競爭力的品牌,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
論壇包括百人會理事閉門會、政策圓桌會、創新對接會和創新大賽4項議程,論壇設置了整車和品牌、基礎設施和商業模式、動力電池、燃料電池等8場專題峰會。本屆專題峰會將與地方政府合辦,把地方企業在電動汽車相關領域的探索,通過百人會平臺盡早與產業見面。
在此次發布會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執行副理事長歐陽明高就我國新能源汽車與鋰離子動力電池技術路線、發展問題等作了相關解答。
鋰動力電池技術進步,推動電動汽車性價比提升
“從國內來看,2016年是電動汽車技術質量提升年,其政策結構調整,產業理性增長。從全球范圍來看,2016年是純電驅動技術轉型標志年。”歐陽明高在會上表示,繼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實現全球第一之后,各國政府、廠家都感受到了我國純電驅動技術率先發力的挑戰。今年,各大國際汽車廠商都蓄勢向純電驅動技術轉型,其中以德國大眾的純電驅動技術轉型最為激進,今年年底日本豐田也加強了向純電驅動技術轉型。
當前,我國在國際電動汽車領域已經占有一定地位。“經歷了2014年的元年發展,2015年的粗放式發展,今年的電動汽車發展逐步趨于理性。”歐陽明高表示,我國純電驅動技術的戰略目標是,通過純電動汽車率先產業化,帶動各種類型的電動汽車全面發展。他說,率先發展純電驅動技術也帶動我國電池產業走向了世界前列。他介紹,我國電池產業規模已經達到了世界第一,其中,動力電池產業鏈尤其是正負極材料等電池材料的國際市場占有率也是世界第一。
業內主流觀點認為,與其他類型的電動汽車相比,純電動汽車的性價比優勢在100——150千米,但隨著鋰離子動力電池技術進步,其性價比優勢已經擴展至300千米。“乘用車有容積限制。從技術層面講,單位重量、體積儲存能量越多,成本越低,電動汽車技術水平就越高。”歐陽明高認為,若只考慮行駛里程,不考慮鋰離子動力電池比能量、車輛價格等,純電驅動技術的進步就沒有意義。
純電驅動技術升級,促使鋰動力電池實現技術突破
“十三五”期間,新能源汽車技術的戰略是實現純電驅動技術升級,具體包括電動化、輕量化、智能化。歐陽明高認為,電動化的目標是讓純電動汽車具備商業競爭力,包括讓家用主流A級轎車在性價比上能與燃油汽車相競爭。
實現商業競爭力是世界范圍內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共同努力的方向。目前,國內研發中的電動轎車最低的電池系統成本是1.3元/瓦時,單體成本是1元/瓦時左右。“到2020年,1.3元/瓦時的電池系統在我國將會非常普遍,甚至有希望實現1元/瓦時。”歐陽明高同時表示,電動汽車的電耗有很大降低的空間,到2020年,希望A級轎車的電耗能由現在的0.15度電/千米降至0.1度電/千米。屆時,100千米續航里程的電池系統成本約是1萬元,若鋰離子動力電池續航達到300千米,電池系統成本就是3萬元,再加上電耗降低、節省維修成本等,電動汽車將具有商業競爭力。
“如此,便要求鋰離子動力電池同樣實現技術突破,進一步降低重量、體積及成本,大幅度提高比能量──達到300——350瓦時/千克。”歐陽明高認為,這是鋰離子動力電池下一步攻關的目標,其中首先需要在其材料上實現突破。他表示,在2015——2030年,純電驅動技術升級將從“三化”擴展到“六化”,即電動化與能源低碳化結合、輕量化與制造生態化結合、智能化與網聯化結合。他認為,在電動化與能源低碳化結合的過程中,將會有更先進的電池出現,例如應用石墨烯材料的產品便是今年電池領域的研究熱點。
未來5年是關鍵,需加快提高核心競爭力
“國內新能源汽車企業不應該把競爭力的基礎放在政府補貼之上,而是要提高核心競爭力,才能與燃油汽車相抗衡。”陳清泰在會上表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包括核心技術和品牌,核心技術固然重要,但品牌更加重要。他說,目前來看,在傳統汽車領域培育一個新品牌非常困難,但在電動汽車領域創造一個新品牌會相對容易。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對很多企業來說是一次彎道超車的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6年起,我國電動汽車產業正由政策驅動向政策、市場雙驅動轉型。”陳清泰說,我國已經在電動汽車領域樹立了信心,培養了自己的團隊,為后續的發展創造了很多追夢空間。但他認為,在我國電動汽車行業逐步進入后補貼時代的背景下,很多國際汽車企業已經做好大規模向新能源汽車轉型的準備。一旦巨型跨國汽車公司發力,國際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將異常殘酷。“留給國內新能源汽車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時間并不多,未來5年是關鍵階段,國內汽車企業要踏實埋頭苦干,提高核心競爭力,研發出高水平、高質量的產品,才能樹立屹立不倒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