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汽車的發展可謂是日新月異,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各個國家的汽車都有著別具一格的特點。如美國品牌的汽車就擁有粗狂、敦厚、動力強的特色,而德系汽車精密的機械結構則享譽全球。反觀,自主品牌的汽車卻并沒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充其量也僅僅是價格便宜罷了。
相信說到這里就會有網友罵AK是賣國賊了,因為他們一直認為自主品牌之所以造不出豪車,主要是起步太晚而已。不過,事實并非如此。
一汽成為了恥辱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原名第一汽車制造廠,簡稱“一汽”),是國家汽車工業大型企業集團,總部設在吉林省長春市,1953年7月15日破土動工,毛澤東主席親自命名“第一汽車制造廠奠基紀念”,新中國汽車工業從這里起步。
號稱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一汽從成立至今已有足足63個年頭了。但到目前為止,一汽連一款拿得出手的轎車都沒有,每月的銷量也慘不忍睹。盡管一汽在卡車方面頗有建樹,但也僅僅是靠著廉價、耐操的特點在市場競爭罷了,其根本不能與以科技、安全著稱的沃爾沃卡車相提并論。
本田鋒芒畢露
反觀,本田于1948年正式成立,成立之初也只是以生產自行車助力發動機為主。而到了1960年,本田就已經推出了名為S500的跑車,并且參與了1965年墨西哥舉辦的世界F1汽車大賽,同時還大獲全勝,奪得冠軍。
起步僅差5年 兩者卻有如此反差?
貪污 腐敗是劣根
不僅是一汽,貪污腐敗的問題在國內企業普遍存在,只是國企的情況尤為嚴重罷了。之所以會出現如此惡劣的現象發生,主要與國企本身所制定的規則有關。
眾所周知,一個企業想做得好,除了管理和發展方向以外,更多的是在于人才的選取。而國企挑選將才并不是以選拔的形式進行,更多則是采用較為傳統的任命制。這樣一來,導致許多人才因得不到領導賞識,而慘遭埋汰,正如現在常見的“走關系找工作”一般。
安居樂業 不思進取
什么是國企,簡單來說就是國家單位,指一個國家的中央政府參與控制的企業。國企的好處就是,如果企業向任何一個方向發展,國家則會為其提供便利,同時也不會太受到金錢的局限。往好的方面來看,企業國有化確實能讓其得到更好地發展,創新也不受拘束。
只不過,現如今大部分國企存在不思進取的行為。至于為何存在如此陋習,其原因很簡單,即便企業一再虧損,因為有國家這個強力后盾作為支撐,因此也不用用害怕破產倒閉的風險。正是如此,導致許多高管一心只想著賺錢、混日子,而根本不為企業的未來作任何打算。創新?那只是個玩笑話罷了。
其實像吉利、比亞迪、哈弗等等自主汽車企業,它們還是具備很強的上進心,以及創新能力。但為何還是造不出一臺“像樣”點的車呢,原因也正是多少有存在以上的陋習。
無可否認,大多數自主品牌的起步時間確實較晚,但這也并不是其“失敗”的理由。作為中國人,我們理應要支持國貨,可是你多少都要給出我們選擇的理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