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在醫療行業中的應用已日漸成熟,隨著科技的進步,醫療塑料制品對醫患的貢獻也越來越大,在這辭舊迎新之際,筆者將帶領大家一起總結2016年與塑料相關的醫療科技熱點。
可穿戴醫療設備
據市場調研公司Mordor Intelligence預測全球醫療可穿戴市場在2020年會超過78億美元。一家技術型市場調研情報公司Tractica預測醫療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將由2016年的250萬增加到2021年的9760萬,年收入將達178億美元。
另據市場調研公司Soreon Research預測,智能可穿戴設備市場在2020年可達410億美元。
這里不得不提一款明星產品——MC10 BioStamp RC,它的重量6克不到,柔性防水腕帶低調,同時又可提供實時生理數據。
能夠治愈病人的神奇智能聚合物
“智能的”是現今過度使用的一個形容詞,但是對于這款智能聚合物來說是名符其實!自愈聚合物僅僅在溫度改變情況下就能從堅硬變到柔韌狀態,并且具有治愈病人的神奇能力。最棒的一點是這款被稱作“終結者”的智能聚合物還可以自我修復。
在全球市場具有競爭力是每一個模具商絞盡腦汁希望克服的挑戰。新技術,如3D打印能夠提供價值并幫助模具商更具競爭力。
3D打印助力醫療設備研發
美國一家注塑模具商的一位客戶希望可以在醫療設備研發方面加速,同時減少研發工具成本。這家注塑模具商用3D打印做測試,實驗很成功,讓功能部件放進實際材料中的前置時間由10-15周減少至72個小時,同時讓塑模體驗更容易。
美國公司用中國山寨版樹脂制作女性生殖器手術網
當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 停止出售聚丙烯樹脂手術網時, 美國Boston Scientific開始從中國一家著名的山寨制造商購買不合格樹脂材料,給女性健康帶來風險并引發法律糾紛。
科學家在柔性塑料表面植入磁存儲芯片

通常,我們看到的存儲器芯片,都是方形的黑色小片,帶有一些金屬管腳,以便集成到電路板上。時下,智能穿戴技術日益發展,柔性電子元器件的需求也隨之增加。
最近,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新的“智能”塑料,能夠進行數據存儲和處理功能。它看上去就像一張透明膠片,上面有一些細微的雕刻,可以輕易彎成管狀。
它成為了柔性電子革新方面的重大技術突破,在不久的將來,柔性可穿戴電子,將更加貼近現實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