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默納科脈沖加工諧波CSG-65-160-2UH-SP可產生徑向彈性變形并帶有外齒的柔輪和一個裝在柔輪內部、呈橢圓形、外圈帶有柔性滾動軸承的波發生器。
電火花加工的加工原理
電火花加工簡稱EDM)是基于正負電極間脈沖放電時的電腐蝕現象對材料進行加工的,又稱為放電加工、電蝕加工、電脈沖加工哈默納科脈沖加工諧波CSG-65-160-2UH-SP等,是一種利用電、熱能量進行加工的方法,是在20世紀40年代開始研究和逐步應用到生產中的。
早在19世紀初,人們就發現,插頭或電器開關觸點在閉合或斷開時,會出現明亮的藍白色的火花,因而燒損接觸部位。哈默納科脈沖加工諧波CSG-65-160-2UH-SP人們在研究如何延長電器觸頭使用壽命過程中,認識了產生電腐蝕的原因,掌握了電腐蝕的規律。的學者拉扎連柯夫婦在研究電腐蝕現象的基礎上,*將電腐蝕原理運用到了生產制造領域。電器觸點電腐蝕后的形貌是隨機的,哈默納科脈沖加工諧波CSG-65-160-2UH-SP沒有確定的尺寸和公差。要使電腐蝕原理用于尺寸加工,必須解決如下幾個問題:
C1)電極之間始終保持確定的距離〔通常為數微米至數百微米)。因為,電火花的產生是由于電極間的介質被擊穿。在電壓、介質狀態等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擊穿直接決定于極間距離,只有極間距離穩定,才能獲得連續穩定的放電。
C2)放電點的局部區域達到足夠高的電流密度哈默納科脈沖加工諧波CSG-65-160-2UH-SP〔一般為105一06A/cm2),以確保被加工材料能在局部熔化、氣化,否則只能加熱被加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