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地面面狀體采暖的拙見和展望
幾點拙見:
問題一:目前市面上流行的面狀體采暖產品多為恒功率產品,恒功率產品有穩定性好、無沖擊電流等優勢,但當恒功率地暖鋪設在地面時,因溫控多為環境控溫模式,當空氣溫度未到目標溫度時,地面一旦覆蓋,很容易引起局部過熱的等安全隱患?
問題二:面狀發熱體,預埋在水泥石材下面,因水泥砂漿在潮濕的環境下導電,瓷磚和發熱體易形成感應電容,導致面狀體電流的泄露,當鋪設功率>3KW容易產生泄漏量超過30毫安的情況(目前我國民用電允許的泄露電流量為30毫安),當前家庭配電系統通常做法是總開加漏保,室內面狀體安裝在水泥砂漿層面積一旦超21.5㎡(一般民用建筑采暖設計140w/㎡),很容易出現泄露量超標,總開漏保跳閘的情況?工廠是否有更好、更簡單、更可行的解決方案?
問題三:目前南方分戶供暖,南方建筑物維護結構保溫較差,空氣濕度大,能量流失較快、較多,如何通過技術手段或控制系統的改善,實現更加節能的目的,能否有高精度(±0.1℃)電子(非繼電器式)溫控系統等?
問題四:面狀體供暖,干式施工直接鋪設在木地板下,可以快速提高環境溫度,對南方地區,階段性、間歇性供暖非常適合,但美中不足之處,有地面溫度不均勻情況,能否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問題五:施工問題,因電暖起步較晚,很多需要現場接線操作(現場接線、對接T型接頭等),能否實現工人普通化,產品集成化,安裝簡單化,維修精準化等?以減少人為因素對采暖系統的影響?
問題五:面狀發熱體,如何突破防水(水泥砂漿多為堿性水)的要求和狹小空間的鋪設,實現衛生間采暖區域的舒適、方便、快捷、便捷等?
問題六:目前采暖市場有燃氣水地暖(博世/威能/菲斯曼等)、電熱膜(Calorique/Daewoo/Yottech等)、金屬絲發熱電纜(艾默生/丹佛斯/耐克森等),碳纖維發熱電纜(恒日等)、發熱瓷磚、地暖地板二合一,空氣源熱泵、地源熱泵、全空氣(Goodman)系統等,新款的面狀體有哪些具體優勢?能更好的服務于市場。
幾點展望:
展望一: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舒適生活的需求,分戶采暖需求旺盛,市場呼喚采暖新型科技創新產品。市場前景廣闊,需求旺盛!
展望二:分戶采暖,堅持長江中下游主陣地,走科技路線、高端(目前主要對象為北方來南方的“候鳥或精英一族”、本地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高級知識分子家庭等)路線、服務至上思維,持久戰思維,一定會迎來市場的大爆發。
展望三:電能屬于清潔能源,能源穩定性好,南方分戶采暖有著“階段性”、間歇性和功能性特點,面狀體電暖具有靈活、快捷、無售后等先天優勢,二者相吻合,國家政策(峰谷電價)利好,發展趨勢(煤時代—氣時代—電時代)利好。
展望四:堅持互聯網+,品質至上,服務至上,走經銷和終端“滾雪球”并舉模式,依生存圖發展,市場一定會越來越大,前景無限。
展望五:產品如能做到:安全采暖、健康采暖、舒適采暖、節能采暖,此乃民之幸甚,國之幸甚,企之幸甚,我輩之幸甚!
以上為純屬個人拙見,不足和訛誤之處懇請先生諒解指正,然后不斷調整、不斷修正,朝著更為光明的方向前進。
候鳥先生
2022.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