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冶煉及再生行業無組織排放治理標準
(一)料場密閉治理
1. 所有物料(包括原輔料、半成品、成品)進庫存放,廠界內無露天堆放物料。料場安裝噴干霧抑塵設施。
2. 密閉料場必須覆蓋所有堆場料區(堆放區、工作區和主通道區)。
3. 車間、料庫四面密閉,通道口安裝卷簾門、推拉門等封閉性良好且便于開關的硬質門,在無車輛出入時將門關閉,保證空氣合理流動不產生湍流。
4. 所有地面完成硬化,并保證除物料堆放區域外沒有明顯積塵。
5. 每個下料口設置獨立集氣罩,配套的除塵設施不與其他工序混用。
6. 廠房車間各生產工序須功能區化,各功能區安裝固定的噴干霧抑塵裝置。
7. 料場出口應安裝自動感應式車輛沖洗裝置,保證出場車輛車輪車身干凈、運行不起塵。
(二)物料輸送環節治理
1. 散狀物料采用封閉式輸送方式,皮帶輸送機受料點、卸料點應設置密閉罩并配備除塵設施。
2. 皮帶輸送機或物料提升機需在密閉廊道內運行,并在所有落料位置設置集塵裝置及配備除塵系統。
3. 運輸車輛裝載高度最高點不得超過車輛槽幫上沿40厘米,兩側邊緣應當低于槽幫上緣10厘米,車斗應采用苫布覆蓋,苫布邊緣至少要遮住槽幫上沿以下15厘米,禁止廠內露天轉運散狀物料。
4. 除塵器卸灰不直接卸落到地面,卸灰區封閉。除塵灰采用氣力輸送、罐車等密閉方式運輸;采用非密閉方式運輸的,車輛應苫蓋,裝卸車時應采取加濕等措施抑塵。
(三)生產環節治理
1. 物料破碎、篩分、混料、震動給料、出料系統安裝封閉式集氣設施,并安裝袋式除塵設施。
2. 熔鉛爐應安裝封閉集氣罩,配套安裝含鉛煙氣凈化設施;如采用天然氣為燃料的應安裝燃燒廢氣脫硫脫硝設施。
3. 其他方面:禁止生產車間內散放原料,需采用全封閉式/地下料倉,并配備 完備的廢氣收集和處理系統,生產環節必須在密閉良好的車間內運行。
(四)廠區、車輛治理
1. 廠區道路硬化,平整無破損,無積塵,廠區無裸露空地,閑置裸露空地綠化。
2. 對廠區道路定期灑水清掃。
3. 企業出廠口和料場出口處配備高壓清洗裝置對所有車輛車輪、底盤進行沖洗,嚴禁帶泥上路。洗車平臺四周應設置洗車廢水收集防治設施。
(五)建設完善監測系統
1. 因企制宜安裝視頻、空氣微站、降塵缸、TSP(總懸浮顆粒物)等監控設施。
2. 安裝在線監測、監控和空氣質量監測等綜合監控信息平臺,主要排放數據等應在企業顯眼位置隨時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