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看看其他國家有機棉的發展狀況:
日本在有機棉使用方面具有悠久的歷史,已經形成從原料采購到紡織、成品加工的生產鏈。日本有機棉流通機構(Nippon Organic Cotton,簡稱NOC)在1993年作為非營利組織正式成立后,一直堅持“有機原理主義”,開展純有機棉的推廣工作,并制定了《NOC生態加工標準》。此外,NOC還開展了與生態環保相關的大量工作,如呼吁企業遵守有機棉制品的安全標準、救助皮膚過敏者、幫助有機棉種植地區脫貧等。同時,NOC還制定了純有機棉認證體系,在標簽上明確標記“100%使用有機棉”、“未進行任何化學處理”等字樣,強化生態環保意識在消費者中的滲透。目前,NOC的核心會員有壺內毛巾、日出毛織、前田源等6家企業。
目前,日本有機棉協會的有機棉制品標準按照3個大類劃分:一是不使用任何化學試劑的純有機棉制品;二是以純有機棉為原料,在允許范圍內進行染色和印花加工的產品;三是原料中有機棉所占比例超過60%、能夠滿足一定環境保護要求的產品。只要滿足這3類標準的有機棉制品才能夠進入市場。
在日本提到有機棉生產,就不能不說大正紡織公司。該公司從1993年開始進行有機棉制品的生產,可謂日本有機棉生產的先驅。2007年度,大正紡織有機棉進口量約為700噸,約占日本進口總量的70%,2008年度計劃達到1000噸。有機棉的進口產地也從美國擴大到印度、烏干達等國家。不僅如此,大正紡織公司還擴大了真絲、亞麻、羊毛等天然紡織原料的生產加工業務,并加強了天然染料的研究開發工作。
目前,包括有機棉在內的有機農產品認證標準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由國家推出的標準,另一類是由民間企業主導的標準。國際上由國家推出的標準主要有歐洲標準2092/91和美國的有機栽培USDA/NOP,日本國內使用的標準是日本農產品標準JAS。然而,各國的認證標準都局限在農產品的范疇,之后的二次產品的認證主要由民間機構完成。
國際上較為知名的有機棉制品認證標準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美國有機棉交易協會的“有機棉”(Organic Cotton),另一個是全球有機棉紡織標準機構(GOTS)的“可持續紡織品”(Sustainable Textile)。相關產品的認證主要由民間企業根據上述兩個標準完成。此外,嚴格按照兩個標準對有機棉產品進行檢測和認證的Control Union公司在國際上也具有較高的知名度。
迄今為止,日本國內的有機棉認證工作主要由有機棉協會制定標準,并開展了相關認證。雖然該標準并不是國際標準,但卻是“綜合考慮了中小企業負擔能力、具有可行性的標準”,在日本紡織業界有著非常大的影響。此外,日本有機棉流通機構也制定了有機棉制品制造標準。可以說,日本國內已經具備了相關的機構和標準來對有機棉進行認證。然而問題在于,由于上述標準均由民間機構制定和執行,并不具備法律意義上的強制力,因此企業可以在控制成本與執行標準之間進行選擇,這就造成了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
為了宣傳有機棉的優勢,有必要形成從種植、生產到加工、流通的供應鏈管理體系,并在不同環節進行質檢和認證。然而,如果考慮到認證費用和進口產品的沖擊,有機棉認證標準的執行可謂困難重重。可以肯定地是,作為可持續性紡織材料代表的有機棉紡織品本身也需要可持續發展,而這種發展是以產業鏈各環節企業、機構之間的通力合作為前提的。
與此同時,按照有機面料貿易協會統計,2001年到2005年間,全球有機棉服裝產品銷售額從2.45億美元增長到5.83億美元,增幅達119%;預計到2008年末,有機棉服裝銷售額將達20億美元。而在英國,現在每四家高級零售商中就有三家在銷售有機棉產品。
綜上所述,有機棉的市場發展空間巨大,但目前需要解決的核心難題就是染色!各國的同行都在投入巨資進行研發。真正門當戶對的只有使用有機染料,也就是純天然的天然植物染料來對有機棉染色才是最合適的。
有機植物染料是采用大自然中自然生長的植物作為提取源制作成天然有機染料,在染色過程中不使用化學助劑,生產的全過程無污染,產品自然柔和,符合有機生態環保要求。
我國對有機棉染色研發起步雖晚,但成果卓著,已經可以生產紗線、面料、內衣、童裝、家紡、服飾品等產品。因為我們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染料來源豐富,天然染色歷史悠久,有一批致力于此項研究的專門人才。更多的企業已經認識到該技術對紡織服裝行業將有極大的裂變效應。在有機棉產品研發等方面,我們與世界同步,在某些領域,我們甚至走在發達國家的前面。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植物染色將給有機棉產業插上翅膀!
了解更多 GOTS認證標準, GOTS認證要求, GOTS認證難點, GOTS認證審核清單, GOTS認證清單, GOTS認證全套資料, GOTS認證文件, GOTS認證注意點, GOTS認證相關內容請聯系凱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