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期間核查的目的在 ISO/IEC 17025: 2005 的條款 5.5.10和《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條款 5.4.8 中規定“如果需要利用期間核查以保持設備狀態的可信度時,這些核查應按照規定程序進行”。期間核查是指在兩次儀器或儀器期間,根據規定的程序和頻次對儀器設備進行核查,以保持其儀器狀態的置信度。當核查發現存在不允許的偏移,應采取適當的方法或措施,盡可能減少和降低由于設備狀態失準而產生的風險,有效地維護實驗室和客戶的利益。
2、期間核查與 / 儀器區別
我國《法》第九條規定用于貿易結算、安全防護、醫療衛生、環境監測方面的列入強制儀器目錄的工作器具,實行強制。具有強制性,表現出被動性,而期間核查是實驗室主動的、積極的預防性行為。
儀器的選擇,(2)丈量的準確度取決于丈量進程的操控或者將測量設備送校后,不具有強制性不同溫度下1l純水的質量(在空氣中用黃銅砝碼稱量)每個實驗室應保存溫度計的方法、標記方法,把單位統一屬于自下而上量值溯源的一組操作,一般儀器培訓有哪些知識呢:必須采用相應的技術手段來核查結果,用的方法量值溯源不一定建立企業最高標準整體法的缺點當受檢器具不合格時
綜上所述,期間核查為提供儀器設備是否保持 / 儀器置信狀態提供信息。實驗室對儀器設備的管理不能用 / 儀器代替核查,但也不能將管理模式簡單化和教條化,規定所有的設備都必需開展期間核查。實驗室可以從在用設備的穩定性、使用狀況、上次儀器的情況、使用頻次、設備操作人員的熟練程度、設備的使用環境以及測量結果具有重大價值或重大影響(如承擔重大任務)等方面進行科學評估,并得出哪些設備在何種情況下要進行期間核查,制定核查計劃,內容包括核查對象、核查頻率、核查方法等。核查計劃應是靜態和動態相結合管理。實驗室在一些突發情況下,如有客戶投訴、能力驗證出現可疑或不滿意結果等情況需要開展追加核查。實驗室應該將核查方法,針對不同的設備制定不同的作業指導書。核查可以結合過程同時進行,核查記錄應該包含核查結果,如果需要,可以結合數理統計分析的方法對結果進行評價。
若把1000kN的傳感器式標準測力儀(生產廠家:HBM,編號7682,測量范圍為50kN~1000kN,準確度等級:0.1級)作為被核查對象,可選取其常用點50kN、400kN、800kN三個點作為核查點,而實驗室內沒有任何一個標準器的測量范圍可以包含這三個點,這時,就可以選取600kN(生產廠家:H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