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不銹鋼帶鋼1.4828回火溫度
發布者:
shhlongji 發布時間:2018-02-02 10:44:00 訪問次數:43
鉻鎳不銹鋼:含鉻12~30%、鎳6~12%和少量其他元素。這種鋼的含碳量極低,室溫時呈奧氏體或奧氏體加鐵素體組織。它比鉻不銹鋼具有更好的耐蝕性、可焊性和成型性。最早的鉻鎳不銹鋼于1912年由德國的B.施特勞斯和E.茅雷爾制成。現代最常用的是含鉻18%、鎳8%的18-8型不銹鋼。這種不銹鋼屈服強度低,不能熱處理強化。但加工強化傾向大,通過冷加工可獲得高強度的線材和帶材。常用鋼種如0Cr18Ni9、0Cr17Ni13Mo2等,多用于制作化工容器、設備襯里、輸送管道、醫療器械和儀表等。加入銅和鉬的不銹鋼,如0Cr18Ni18Mo2Cu2Ti等在稀硫酸、磷酸等非氧化性介質中有較好的耐蝕性。含碳量在0.03%以下的超低碳鎳鉻奧氏體不銹鋼如00Cr18Ni10、00Cr17Ni13Mo2,含鈦的鉻鎳奧氏體不銹鋼如0Cr18Ni9Ti等有較好的抗晶間腐蝕能力。含錳、氮的鉻鎳奧氏體不銹鋼,如1Cr18Mn8Ni5N和0Cr18Ni9N等,有較高的屈服強度。
目前,人們已經研究出很多公式來表述奧氏體形成元素的相對重要性,最著名的是下面的公式:
奧氏體形成能力=Ni% 30C% 30N% 0.5Mn% 0.25Cu%
從這個等式可以看出:
1.碳是一種較強的奧氏體形成元素,其形成奧氏體的能力是鎳的30倍,但是它不能被添加到耐腐蝕的不銹鋼中,因為在焊接后它會造成敏化腐蝕和隨后的晶間腐蝕問題。
2.氮元素形成奧氏體的能力也是鎳的30倍,但是它是氣體,想要不造成多孔性的問題,只能在不銹鋼中添加數量有限的氮。
3.添加錳和銅會造成煉鋼過程中耐火生命減少和焊接的問題。
從這個等式中也可以看出:
1.添加錳對于形成奧氏體并不非常有效,但是添加錳可以使更多的氮溶解到不銹鋼中,而氮正是一種非常強的奧氏體形成元素。在200系列的不銹鋼中,正是用足夠的錳和氮來代替鎳形成100%的奧氏體結構,鎳的含量越低,所需要加入的錳和氮數量就越高。例如在201型不銹鋼中,只含有4. 5%的鎳,同時含有0.25%的氮。由鎳等式可知這些氮在形成奧氏體的能力上相當于7.5%的鎳,所以同樣可以形成100%奧氏體結構。這也是200系列不銹鋼的形成原理。
2.在不銹鋼中,有兩種相反的力量同時作用:鐵素體形成元素不斷形成鐵素體,奧氏體形成元素不斷形成奧氏體。最終的晶體結構取決于兩類添加元素的相對數量。鉻是一種鐵素體形成元素,所以鉻在不銹鋼晶體結構的形成上和奧氏體形成元素之間是一種競爭關系。因為鐵和鉻都是鐵素體形成元素,所以400系列不銹鋼是完全鐵素體不銹鋼,具有磁性。
3.在把奧氏體形成元素-鎳加入到鐵-鉻不銹鋼的過程中,隨著鎳成分增加,形成的奧氏體也會逐漸增加,直至所有的鐵素體結構都被轉變為奧氏體結構,這樣就形成了300系列不銹鋼。
4.如果僅添加一半數量的鎳,就會形成50
以1.4828材質制成各種形狀包括棒、線、板、帶、條、管等統稱1.4828不銹鋼材。
1.4828不銹鋼的加工有軋制、擠制及拉制等方法,
1.4828不銹鋼板材和條材有熱軋的和冷軋的;而1.4828不銹鋼帶材和箔材都是冷軋的;
1.4828不銹鋼管材和棒材則分為擠制品和拉制品;1.4828不銹鋼線材都是拉制的。
※各種鋼材計算方式,你都知道嗎?
1.4828↘工廠代理直銷
1)鋼管重量(kg)=0.00617?直徑?直徑?長度;
2)方鋼重量(kg)=0.00785?邊寬?邊寬?長度;
3)六角鋼重量(kg)=0.0068?對邊寬?對邊寬?長度;
4)八角鋼重量(kg)=0.0065?對邊寬?對邊寬?長度;
5)螺紋鋼重量(kg)=0.00617?計算直徑?計算直徑?長度;
6)角鋼重量(kg)=0.00785?(邊寬 邊寬-邊厚) ?邊厚?長度;
7)扁鋼重量(kg)=0.0075?厚度?邊寬?長度;
8)鋼管重量(kg)=0.02466?壁厚?(外徑-壁厚) ?長度;
9)鋼板重量(kg)=7.85?厚度?面積;
10)無縫管重量(kg)=0.02466?壁厚?(外徑-壁厚) ?長度;
11)不銹鋼管重量(kg/m)=0.02491?壁厚?(外徑-壁厚) ;
12)角鋼每米重量=0.00785?(邊寬 邊寬-邊厚) ?邊厚;
13)圓鋼重量(kg)=0.00617?直徑?直徑?長度;
。。。。。。。。。。。。。。。。。。
EN 10089用于淬火和回火彈簧的熱軋鋼,美國ASTM A959 –2011,EN 10016用于拉絲和/或冷軋的非合金鋼棒,EN 10268用于冷成型的高屈服強度的冷軋鋼扁平制品
免責聲明:線纜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聯系電話:0571-8777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