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LED銀漿回收針筒銀漿回收高價回收2022已更新(今日/熱點)
高價回收銀漿、銀焊條、金鹽、金水、金絲、鈀鹽、鈀水、鈀粉、銀鹽、銀粉,銀板,、導電銀漆、導電布、擦銀布.
《銀漿回收》:從全球來看,監管和資本市場也對ESG產生了一些擔憂,比如有些“掛羊頭賣狗肉”,是ESG但投資標的跟ESG卻不相關。對此您怎么看?
王曉書:是有這種“洗綠”的現象,我們看到全球正在形成一些衡量ESG的通用標準,以盡量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這也需要經理提升產品的透明度。
比如,歐盟的SFDR(可持續信息披露條例)要求,市場上只要是以ESG或者氣候相關的概念進行營銷的,就要對投資組合的相關指標進行非常詳細的披露。如一只聲稱是與氣候變化相關的,可能就需要披露投資組合在綠色領域、化石燃料領域的投資占比等,以幫助市場參與者更全面地去衡量該。
目前,在亞太新興市場,包括中國內地市場,我們還未看到監管要求層面披露這么詳細的信息,但新加坡和香港的監管機構已經開始推動氣候風險的披露,這可能是未來的一個方向。因此,不管是上市公司,還是中國的管理人,可能都要逐漸地為這樣的方向做好準備。
《銀漿回收》:對比國外,中國A股上市企業,進行ESG信息披露還存在哪些痛點?
王曉書:首先,在信披方面,A股上市企業在定量數據的披露上需要更全面、細致;其次,我們很期待監管在定量的數據上制定相對統一且具體的披露口徑,幫助市場更方便地把信息整合成投資意見,并獲得企業與其同業的一個比較;另外,與氣候相關的信息披露也很重要,尤其市場希望引導資金進行綠色投資。市場需要非常細致能夠涵蓋范圍一、范圍二、范圍三的碳排放數據,以幫助投資者了解企業的發展與低碳轉型趨勢的一致,或不一致的程度。
ESG投資本質上與價投相關
本土投資者需順應趨勢
《銀漿回收》:投資人比如國際大型投資機構,對ESG的認識是比較成熟的。如果對普通投資人來說,怎么能更直觀地理解呢?
王曉書:幾十年前或者更早之前的ESG起源,主要由價值觀或宗教信仰驅動,這類投資者更傾向于建立自己的負面清單,也就是哪些行業跟自己的價值觀不符合,或者因為監管合規的要求進行剔除。還有一些投資者希望進行影響力投資,比如更多地投資于綠色、新能源、科教文衛等領域,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投資為社會或者環境帶來積極正面影響。還有更多的投資者希望通過ESG投資進行風險規避,找到那些財務韌性更好,ESG風險管理更好的公司,從而避免一些因ESG爆雷事件造成的財務及投資損失,從而獲得更好的回報。從這個意義上看,ESG其實天然與長期的價值投資是相關聯的。
MSCI在2021年初發布了一項全球投資者相關調研,我們訪談了持有大約18萬億美元的200個全球大型機構投資者,70%以上的受訪投資者希望增加ESG投資,而這樣的大趨勢已經形成合力。有一些投資者已經不僅僅把小部分的資金用于ESG投資,而是在自己所有的AUM(資產管理規模)管理過程中,都把ESG作為一個風險點進行衡量和測量,因此,投資者,尤其是本土投資者,需要順應這樣的趨勢。
《銀漿回收》:作為風險管理的一種形式,ESG是否更多地還是在于防范風險而非獲取阿爾法?
王曉書:風險防范和獲取超額收益并不沖突,如果一個投資者能夠很好地防范風險,在市場大跌的時候去逃頂,或者沒有配置在一家出現ESG爆雷事件的公司,其實就已經是獲取超額收益的一個很好的方式。
在觀察超過10年的數據和指數表現中,我們發現,尤其是在新興市場上,MSCI的ESG者指數是大幅跑贏MSCI新興市場的寬基母指數的。但在發達市場上超額收益沒有那么明顯,這可能與發達市場上ESG策略已經充分地應用,同時上市公司披露也更完善有關。在新興市場融入ESG的考量,可以有更全面的視角觀察上市公司的表現,減少投資到那些可能發生ESG爆雷事件公司的概率,從而規避損失。
在這一方面,我們有很多案例,如MSCI在警示投資者某些公司有重大的ESG風險后的3-6個月后,這些公司出現了重大的ESG丑聞,造成了市值暴跌。如果投資者很好地關注了這些警示,在對上市公司的盡職調查中詳細梳理這些問題,可能就會規避投資而減少損失,提升投資組合表現。
ESG行業應用非常多元
不同行業面臨的挑戰不一樣
《銀漿回收》:實踐方面,感覺ESG像個“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裝。那么如何理解ESG投資在應用方面的多元問題呢?
王曉書:確實,ESG投資在應用方面是非常多元的,MSCI構建了1500多條ESG相關的指數,其中有一些是綜合性的旗艦指數,比如MSCI ESG指數,而在一些市場,我們也會為一些養老金定制指數。如我們就為日本的養老金GPIF構建了一個MSCI日本女性平權指數。該養老金希望投資到支持女性或者女性平權這樣的領域里,以回應日本鼓勵女性就業的要求,鼓勵引導投資者去投資于那些給女性更多福利或者給女性提供更多上升通道的公司。這個定制的指數能夠幫助GPIF篩選出那些有更好女性福利,以及在高管層和董事會里有更高女性比例的公司。
另外,在對企業進行ESG評級時,我們并不會將30多個ESG議題都放到每一個企業的評估過程中,而是基于行業選擇與其匹配的議題進行評估。以一家礦業公司為例,對它財務表現具有重要性的ESG議題會側重于環境相關的,如污染物排放或碳排放的控制、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以及安全生產等。而對標銀行業企業則截然不同,會更多考慮企業投過程中,被投企業會產生怎樣的環境影響,也會涉及數據安全保護、客戶隱私等更重要的議題。這樣才能幫助投資者更好地控制ESG風險。
《銀漿回收》:是否可以理解為不同行業在進行ESG評級方面,會有不同的傾向性選擇?
王曉書:在MSCI的ESG評級體系里并沒有行業偏向性,每個行業都有AAA級公司,也都有CCC級公司,只不過不同行業面臨的ESG挑戰是不一樣的。就像上述礦業和業的對比。
當然,對于氣候變化這類相對獨立的議題,會有一些行業的偏向性。比如給新能源、節能技術,或低碳轉型提供技術方案的公司或行業,將在整個氣候變化的轉型趨勢中受益,而化石燃料及與高排放相關的公司,可能會更多的承壓,這確實會體現行業的特殊性。因此,如果考慮類似氣候變化這樣的單一議題,投資者從行業和個股方面都需要做一定的篩選和區分。
《銀漿回收》:在做ESG評級時,一般都是獲取哪些數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