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山東電纜生產廠家 》遠輝供應/歡迎致電
本公司生產各種型號電線電纜!歡迎來電!
24小時:13563582966
電話:7356755
常見電線電纜型號及各字母的代表的意思
首先說一下歐規電線各字母代表的意思
比如:H 05 R N - F 3 G 0.75 表示
H --- 型式:
H代表HARMONIZED(協調機構),
A 代表OTHER STD (其它機構).
05 --- 額定電壓值
:03=300/300V;
05=300/500V;
07=450/750V
R --- 基本絕緣材料:
V=PVC(聚氯)
R=RUBBER(橡 膠)
S=SI RUBBER(硅橡膠)...
N --- 附加絕緣材料
:N=POLYCHLOROPRENE RUBBER(氯丁橡膠)...
F --- 導線結構:
F=軟線細線,H=軟線極細線...
3 --- 線芯數:
G --- 接地類型:
G=有接地;
X=無接地
0.75 --- 截面積:
0.75=0.75 mm2 0.75表示導線的橫截面積是0.75平方毫米 電線型號:
H 03 V V H2 -F 2 X 0.5
各部分代表如下:
H --- 型式:
H代表HARMONIZED(協調機構) A 代表OTHER STD (其它機構).
03 --- 額定電壓值:03=300/300V;
05=300/500V;
07=450/750V V --- 基本絕緣材料:
V=PVC(聚氯)R=RUBBER(橡 膠) S=SI RUBBER(硅橡膠)N=POLYCHLOROPRENE RUBBER(氯丁橡膠) L=GL FIBER (玻纖維) V --- 附加絕緣材料:
同上,多一個T=TEXTILE (編織材料) H2 --- 結構:H=FLAT SEPARATE CABLE, H2=FLAT NON-SEPARATE CABLE F --- 導線結構:F=軟線細線,H=軟線極細線... 2 --- 線芯數:
X --- 接地類型:G=有接地;X=無接地 0.5 --- 截面積:0.5=0.5 mm2 0.5表示導線的橫截面積是0.5平方毫米 下面是國標常見型號字母代表的意思
類別、用途代號
A-安裝線
B-布電線
C-船用電纜
K-控制電纜
N-農用電纜
R-軟線
U-礦用電纜
Y-電纜
JK-絕緣架空電纜
M-煤礦用
ZR-阻燃型
NH-耐火型
ZA-阻燃
ZB-B級阻燃
ZC-C級阻燃
WD-低煙無鹵型
2)導體代號
T—銅導線 (略)
L-鋁芯
3)絕緣層代號
V—PVC塑料
YJ—XLPE絕緣
X—橡皮
Y—聚料
F—聚四烯
4)護層代號
V-PVC套
Y-聚料
N-尼龍護套
P-銅絲編織屏蔽
P2-銅帶屏蔽
L-棉紗編織涂蠟克
Q-鉛包
5)特征代號
B-扁平型
R-
C-重型
Q-輕型
G-高壓
H-電焊機用
S-雙絞型
6)鎧裝層代號
2—雙鋼帶
3—細圓鋼絲
4—粗圓鋼絲
7)外護層代號
1—纖維層 ‘
2—PVC套
3—PE套
常見電線電纜型號,這里只是提一下我們經常遇見的,實際上國標電線的型號非常多。
227 IEC 01(BV) 一般用途單芯硬導體無護套電纜
227 IEC 02(RV) 一般用途單芯軟導體無護套電纜
227 IEC 05(BV) 耐溫70℃單芯實心導體無護套電纜
227 IEC 06(RV) 耐溫70℃單芯軟導體無護套電纜
227 IEC 07(BV-90) 耐溫90℃單芯實心導體無護套電纜
227 IEC 08(RV-90) 耐溫90℃單芯軟導體無護套電纜
227 IEC 10(BVV) 聚氯絕緣和護套輕型電纜
227 IEC 41(RTPVR) 扁型銅皮軟線
227 IEC 42(RVB) 扁型無護套軟線
227 IEC 43(SVR) 戶內裝飾照明回路用軟線
227 IEC 52(RVV) 輕型聚氯護套軟線
227 IEC 53(RVV) 普通型聚氯護套軟線
227 IEC 71(TVVB) 聚氯絕緣和護套電梯及可撓性連接用扁形電纜
227 IEC 74(RVVYP) 聚氯絕緣耐油聚氯護套屏蔽型軟電纜
227 IEC 75(RVVY) 聚氯絕緣耐油聚氯護套非屏蔽型軟電纜
245 IEC 51(RX) 橡套絕緣軟電線和軟電纜
245 IEC 53(YZ) 普通強度橡套軟線
245 IEC 57(YZW) 普通氯丁膠(或相當的合成彈性體)橡套軟線
BLV 鋁芯聚氯絕緣電線
BLVV 鋁芯聚氯絕緣聚氯護套圓型電纜
BLVVB 鋁芯聚氯絕緣聚氯護套扁型電纜
BVR 銅芯聚氯絕緣軟電纜
BVV 銅芯聚氯絕緣聚氯護套圓型電纜
BVVB 銅芯聚氯絕緣聚氯護套扁
以下內容僅供了解:
8月21日,記者從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獲悉,國家質檢總局、重慶市質監局近日組織全國知名專家對兩江新區籌建的“全國儀器儀表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項目進行現場驗收。驗收組聽取了示范區實施情況匯報,實地考察了儀器儀表骨干企業和質量公共服務平臺,審閱了相關資料,經質詢和討論,該項目以896分的成績通過驗收。該示范區通過后,將對調整兩江新區儀器儀表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快速聚集,帶動區域經濟的持續增長具有促進作用。 據悉,全國儀器儀表產業三大基地分別為上海、西安和重慶,而重慶兩江新區的儀器儀表產業規模、集聚度居全國之首,是國內規模、產品門類全、系統集成能力強的綜合型自動化儀表研發與制造基地,被科技部火炬中心列為全國試點產業集群,主要有四聯集團、川儀、霍尼韋爾全球技術研發中心、前衛儀表、橫河川儀、偉岸測器、耐德工業等數十家儀器儀表生產企業。以重慶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和電力工程研究院為依托,擁有18家國家和省級技術機構,服務功能齊全。 2012年8月,國家質檢總局批準重慶兩江新區籌建“全國儀器儀表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這是儀器儀表產業一個“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也是重慶市個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 專家組一致認為,重慶兩江新區承擔的“全國儀器儀表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創建工作符合國家質檢總局“指導意見”和驗收細則的要求,達到了創建的預期目的,具有明顯的示范作用。
通過數年的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創建工作,兩江新區內擁有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產權和較強競爭力的知名品牌迅速增加,品牌產品質量水平穩步提升,區域經濟發展成效顯著。
在此次改革的主要任務中,明確提出培育發展團體標準,這個被稱之為“本輪標準化體制改革的進步”,預示著主導標準和標準化的計劃經濟傳統模式將要被打破,市場行為主導標準和標準化的模式必將到來。
市場主導標準化模式將會到來
“過去講到標準,一般都會認為是國家下發的統一標準。但在市場經濟中,還有很多標準是需要協作相關方來相互協調的。”武漢一業內人士對長江商報記者分析,目前標準的市場化改革,是把標準的作用從管理向協同方向轉變,這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結果。因此,大力培育發展團體標準成為了湖北此次改革的亮點。
去年,我國一系列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的政策措施相繼出臺。在2010年,湖北就出臺了《關于加強標準化工作的意見》,各地、各部門紛紛制定出臺標準化發展戰略和相關政策,逐個破解制約標準化建設的困難和問題。在此背景下,今年6月下旬,湖北省下發《關于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創新的意見》(下同《意見》)。
這次改革的核心為“三板斧”,即整合精簡優化地方標準,放開搞活企業標準,培育發展團體標準。《意見》中提出,放開搞活企業標準,建立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逐步取消對企業產品標準的備案管理,落實企業標準化主體責任。湖北省質監局組副書記、副局長詹永杰解讀《意見》時表示,將在企業標準上放權松綁,企業可根據需要自主制定、實施標準。以后,企業的產品和服務標準只需在網上自我公開聲明,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不必再報送標準化主管部門審查備案。
“企業的質量、技術競爭,實際上是企業標準的競爭。企業標準反映了企業的制造能力和技術水平,標準化是企業創新、提高技術水平的重要途徑。”武漢一家企業負責人對長江商報記者表示,政策松綁,對于有較高科研水平的企業來說,無疑有促進作用。企業只有不斷追求高標準,才能占有市場優勢。企業不斷研發和制定新標準,不僅有助于增強企業標準化意識,更有利于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對于團體標準,詹永杰說團體標準是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增加標準有效供給的重大改革,鼓勵具備相應能力的學會、協會、商會、聯合會等社會組織和產業技術聯盟,協調相關市場主體共同制定團體標準,供市場自愿選用,滿足市場和創新需要。對團體標準不設行政許可,由社會組織和產業技術聯盟自主制定發布。
發展團體標準并非偶然。記者梳理文件發現,2001年,成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后,2003年至2004年,國家標準委以標準化協會為試點,制定和發布了一些協會標準。2010年至2012年間,國家標準委又鼓勵創建和發展聯盟標準。這兩次嘗試,為《標準化法》探尋改革之路奠定了基礎。業內人士認為,在這幾年嘗試中形成的一些協會標準和聯盟標準,也為團體標準在的出現和合法化奠定了實踐基礎。
“目前,一旦出現質量、、環境等問題,就會被質問有沒有達標,有時制定標準的相關部門則成了替罪羊。這說明,當下僅靠批準制定發布標準的管理方式已經過時。”武漢一家企業負責人直言,在多元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標準應該是由相關專家、企業研發人員等共同協商制定的技術產品。目前,團體標準的嘗試是對傳統經濟模式下,由主導標準和標準化模式的突破,由市場行為主導標準化的模式將會到來。
湖北標準化與經濟社會發展存差距
三流企業做產品,二流企業做品牌,一流企業做標準。標準是質量的基礎和依據。在經濟新常態下,提升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長,向質量效益型的集約增長轉變,都離不開標準化的引領和支撐。
根據湖北省質監局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湖北現行有效的地方標準1021項,其中農業類標準587項、工業類標準337項、服務業和公共管理類標準97項,這些標準的貫徹實施,有效地支撐了產業發展和社會管理水平的提升。湖北主導或提出研制標準24項,承擔或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1250項、行業標準4804項,增強了市場競爭話語權。農業標準發揮技術載體作用,促進綠色農業發展和增產增收,如《早熟馬鈴薯深溝高壟全覆膜栽培技術規程》、《冬作馬鈴薯深溝全覆膜栽培技術規程》、《馬鈴薯病害識別及技術》等系列省地方標準的實施,可讓馬鈴薯畝產從2000余公斤增加到4400公斤。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通過主導制定通信用單模光纖標準,為該類產品生產、工程使用和進出口檢驗提供了先進、統一的技術規范,
詹永杰表示,“目前湖北標準化與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小差距。”地方標準體系建設相對滯后,標準老化缺失、水平不高等問題仍然比較突出,難以有效支撐經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另外,標準化配套政策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支持、引導和激勵制度。標準化協調推進機制不完善,標準創新與技術創新、管理創新融合不夠,制約了標準化效能發揮。標準化領軍人才和專業隊伍有待提高,標準化研究及實施監督工作基礎相對薄弱。這些問題和不足,需要通過改革創新予以克服和解決。
為解決標準與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問題,《意見》提出了改革的總體目標,即到2020年,標準化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的融合發展進一步深化,基本建成適應湖北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新型技術標準體系,讓“湖北標準”成為質量強省的重要支撐。
標準化改革帶動行業升級
“對于企業來說,標準化的核心就是創新。誰擬定了行業標準,誰就搶占了先機。”武漢一企業負責人說,創新不僅是指科學技術上的創造,更是指把已經發明的科學技術引入到生產過程形成新的生產能力。同時,企業研發過程應與標準化是同步而行,包括市場預測、成果產生、成果轉移等不同階段。創新會成就一個企業,而標準則會成就一個產業。
該企業負責人表示,企業標準實際也關系到每個人的工作和效益。每一個員工都要有標準化意識,企業利益、個人利益都在里面。標準化只有滲透到企業、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里面,才能把企業做到長青。標準化改革會加速成果轉化,從而帶動行業升級。
“標準化改革會提升行業標準,對食品加工行業來說,未來行業標準會更加嚴格,劣質產品會被市場自然淘汰。”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教授李斌對長江商報記者說,對消費者來說,未來食品會更加綠色和。
武漢大學動力與機械學院副院長胡雪蛟則稱,制造業尤其是傳統制造業,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目前,的在高端儀器、數控機床、激光、通訊等領域也都擁有很好的自主研發品牌,標準化改革對這些領域的發展將會帶來促進作用。同時,胡雪蛟認為標準化改革的成效也需要良好的市場環境和的研發人才。
“標準化基礎工程之一應該是人才的培養。”武漢一高校負責人也表示,目前,許多高校和企業都有良好的合作項目。標準化改革有利于把這些科研成果轉化成產品,并形成行業標準。但同時,我們在標準人才方面還存在巨大缺口,特別是同時具備標準化專業知識和跨文化溝通交流能力的人才。
該負責人介紹,在日本,工業標準委員會將標準化培訓項目引進小學、初中、高中和專科學校,讓學生們了解標準化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我國目前標準化人才培養僅限于計量學院等幾所高校,而一般高校專業技術課程不講授標準化知識,標準化知識沒有納入我國國民教育知識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