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健身器材“生病”花園樹木遭殃
社區健身器材“生病”花園樹木遭殃
為方便社區居民鍛煉,很多社區內都設有公共健身器材,但近日不少市民反映,部分社區內的公共健身器材缺乏監管,缺胳膊少腿“病”得不輕,還連發老人被損壞器材傷害事情。“生病”的健身器材將鍛煉的居民逼到公園、攆上馬路,更有甚者,將街心花園的樹木當做健身器材,樹木破壞嚴重。
昨日,本報記者兵分兩路對西安部分小區的健身器材進行了實地走訪,為了拯救花園樹木,更為了讓市民真正能在家門口安全健身,即日起,本報特推出《哪些社區健身器材在“生病”》報道,邀您曬曬家門口存在安全隱患的“生病”健身器材,或者您家小區至今還沒有健身器材可用,都可聯系我們。
投訴:破損健身器閃了8旬老漢腰
“我們小區的健身器材簡直就是‘兇器’,讓我爺爺不小心閃了腰,現在還在醫院躺著呢。” 昨日,家住南郊明德門社區的王先生給本報打來電話說。據王先生說,爺爺今年80歲,只要不下雨,幾乎一早一晚必定到小區的小廣場去鍛煉身體。上周,爺爺去鍛煉時,突然扭到了腰,可把一家人嚇得不輕。后來得知,爺爺是在扭腰器上鍛煉時,因為一個腳踏底座突然卡住,老人失去重心閃到了腰。
王先生說,他跑到小區小廣場一看,扭腰器的3個底座,2個都有問題,自己上去還試了一下,一不小心就突然被卡住,多虧他及時跳到地面上才沒發生意外。“這次是閃了腰,真怕不小心讓老人摔倒,那后果可不敢想。”小區的健身器材多半都是老人們在用,可現在缺胳膊少腿,健身存在安全醫患。
明德門社區北區:生病健身器材成了曬被場
上午11時,明德門社區北社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晾曬在場地中央花花綠綠的被褥、床單,四周擺放著嶄新的2個騎車器和部分桌椅。記者仔細上前查看,發現晾曬被褥的是高低不一的水泥柱子,被市民稱為“飛行器”的水泥柱子上有多處剝落痕跡,連接處的橫梁不見蹤影,只留下鑲嵌在柱體內的一小節銹跡斑斑的鋼管。
“你看到的這些新器材都是今年上半年才添置的,毀壞的器材都被拉走了,你看地上還留著舊器材的痕跡呢。”68歲的鄧阿姨指著地面上的坑洼處說。記者看到,小廣場上地面上有不少露頭的器材底座。據小區居民講,像鍛煉腿、腰的器材都壞了,不是缺胳膊就是少腿,生銹都算是輕傷。“現在的健身器材越來越少,其中新添置的騎車器,有一個腳踏板也失靈了,哪還敢鍛煉?年齡大的居民也就是在這來曬曬太陽。”
明德門社區南區:破損器材成垃圾箱
上午12時,明德門社區南區。掩映在樹木中的健身場地,大老遠就能看到晾曬的衣物。在該健身場地,扭腰器缺失扶手,3個腳踏底座不同程度受傷。記者仔細數了一下,發現只有4個健身器材能看到全貌,像扭腰器、漫步機等卻是殘缺不全。其余的僅剩下一截或小部分鋼管,根本無法猜出是什么器材。被損壞的器材殘余鋼管內,衛生紙、瓜果皮被塞得滿滿的。
鑫泰園東區:健身器材標識模糊
上午10時,安東街八院。健身小廣場上,高低杠、漫步機等健身器材,除了有點生銹斑駁痕跡外,整體比較完善。記者仔細查看發現,每一個器材上都有標識牌,上面寫有器材名稱、功能、使用方法、安裝時間、使用年限等信息。但奇怪的是安裝時間顯示為:“20 年 月 日”,使用年限顯示為4年。由此無法推斷出使用是否超出年限。
下午1時,鑫泰園東區。除了部分健身器材有生銹現象外,相對而言,該小區健身器材比較完善。但器材上的標示牌模糊不清,有的幾乎是白板一張,看不到任何東西。“我們叫不上這些器材都是啥名字,有啥作用,看著能做些啥運動,就上去玩玩。其實,要是有個指示性的東西就更好了,可你也看到了,哪有什么文字說明之類的。”該小區一名正在此鍛煉的居民說。
東方社區101街坊:健身器材“缺胳膊少腿”
上午12時,東方社區。伸腰訓練器欄桿掉落、推揉器上的4個轉盤只剩下一個,本來是供社區居民鍛煉身體的健身器材,現如今卻變得“缺胳膊少腿”,這樣的一幕發生在位于西安市咸寧中路的東方社區101街坊。
健身器材設置在該小區的入口不遠處,昨日中午12時許,該地上有零星的局為居民在此散步,雖說設有健身器材,但卻很少有人前去鍛煉身體,只因為這些建設器材均有很大程度的損壞,本應是孩子們喜愛的蹺蹺板,因為上面的座椅不見了蹤影而備受冷落,三個一組的太空漫步器卻有一組踏板無故缺席,成雙成對的秋千現如今成了孤家寡人……該小區中的健身器材,除了單杠外,沒有一種是完好無損的。記者發現,這些健身器材的安裝日期標著"2008.11",報廢日期為"2012.11",也就是說,該小區的健身器材早已報廢。
現場:健身器材遭破壞老人無奈爬樹
“老年人為了鍛煉身體都爬到樹上去了,不但造成了安全隱患,還損壞了樹木。”家住建工路的陳先生向本報反映,建工路全線的街心花園中,每逢早晚都會有許多老年人在此鍛煉身體,因為其中未設置健身器材,許多“身懷絕技”的老年人就在樹干上壓腿、在樹枝上做引體向上,本應起綠化作用的樹木,卻成為了老年人的健身器材。陳先生稱,其實這些老年人將樹木當成健身器材也是無奈之舉,因為建工路上的部分小區中,根本沒有設置健身器材。
昨日13時許,記者來到建工路,在公園南路以東的街心花園中,5名老年人正在一棵樹前鍛煉身體,兩名老年人將右腿架在了樹枝上,幾分鐘后,又有兩人加入其中,而被當成健身器材的樹木已有兩根樹枝被折斷。因為該街心花園位于兩條馬路中間,周圍居民來此地健身必須穿過馬路,并且來往的車輛不斷,車輛經過時揚起的灰塵和排出的尾氣,使這里并不適合健身。家住龍城四季小區的胡老先生稱,小區里面沒有健身器材,業主們鍛煉身體只能另辟蹊徑,選擇在街心花園實屬無奈之舉。
隨后記者來到了附近的龍城四季小區,正如胡老先生和讀者反映的情況,該小區中并未設置健身器材,記者發現,龍城四季小區中有一個廣場,但只設有一處兒童游樂設施,該設施并不適合老年人鍛煉身體。
為鍛煉居民被逼到公園路邊
小區中殘缺的健身器材、有限的健身器材,以及消失的健身器材,完全不能滿足居民的鍛煉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居民都到哪里鍛煉身體,在記者昨日的調查中,公園、路邊、放棄健身成了大多數人的選擇。
“小區里的健身器材沒有完整的,所以我每天早上坐7路公交車到興慶公園去跳廣場舞。”家住東方社區101街坊的李女士說,因為小區中的健身器材已經無法供居民鍛煉身體,自己對鍛煉有需求,加之愛好廣場舞,所以附近的興慶公園成了鍛煉身體的首選,但每天早上7:00起床,洗漱等工作加上步行至車站,到達興慶公園就已經8:00左右,跳完1小時廣場舞后,回家時順便買菜,到家時間約為11:00,還要給放學的孫女做午飯,所以還是不方便。
在東方社區101街坊記者看到,小區中有兩張象棋桌,這是該小區中僅剩不多保持完整的健身器材,而現如今這成了老年人的麻將桌,一位正在打麻將的居民表示,小區中健身器材已經不能正常使用,用他們鍛煉身體不現實,只有象棋桌還能充當麻將桌。
明德門社區北區一位50歲的居民稱,因為小區中健身器材損壞嚴重,自己平時會前往社區廣場跳廣場舞,或在街邊散步,而家中70多歲的老人只能選擇放棄鍛煉,平時在廣場上曬曬太陽。
多種方式邀您舉報小區“生病”健身器材
小區內設置健身器材,是為了方面居民就近鍛煉身體,可不少居民反映,健身器材缺胳膊少腿,不但在家門口鍛煉遇難題,還存在安全隱患。為了全面實現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讓居民在家門口安全強身健體,即日起,本報特推出《哪些社區健身器材在“生病”》系列報道。如果您所在的社區健身器材“生病”了,給大家帶來不便,或者你們社區至今還沒有設置健身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