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保溫鋼管縱觀世界范圍,西方發達國家聚氨酯行業早已進入成熟發展時期,進入創新研究發展階段;亞洲市場增長迅速,眾多跨國化工企業已將業務重點和研發中心紛紛轉移至亞洲甚至中國市場;中東地區聚氨酯市場發展尚處起步階段。 總的來說,由于近十幾年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聚氨酯工業,包括從基本原料到制品和機械設備,已具有相當的規模。2005年中國聚氨酯產量約300萬噸,產值約600億元,比2001年的122萬噸、約200億元分別增長了146%和200%,產量年均增長率高達25%,產值年均增長率在30%以上。2005年,中國消費了51萬噸MDI、36萬噸TDI和88.9萬噸聚醚多元醇。隨著聚氨酯的廣泛應用,其原料的需求也大幅增長。
。
對接活動中,“河北省重點鋼鐵企業、裝備制造企業產需對接信息平臺”正式在省工信廳的官網開通。利用這一對接平臺,我省將及時收集和發布兩大行業產需信息,推進鋼鐵和裝備制造產業鏈的深入合作。
鋼鐵和裝備制造同是河北省支柱產業,去年實現增加值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近50%,對全省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67.9%。而且,這兩大行業互為上下游產業,裝備制造業所需的主要原材料是鋼鐵,鋼鐵業需要的生產裝備則需要裝備制造業提供,關聯度高。省機械行業協會副會長閆瑞祥介紹,截至去年年底,我省裝備制造規上企業已達4516家,僅他們近期摸底調查的150家重點裝備制造企業,年鋼材消耗量就已達1970萬噸,對接合作潛力巨大。
而目前,河北省裝備制造業所需的某些特殊鋼材,企業還是更樂衷從省外采購。省冶金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大勇認為,這主要緣于雙方供需信息不對稱。他介紹,近年來,通過持續加大科技研發、工藝改造力度,我省鋼材品種結構不斷優化,高端產品供給能力不斷提升,擁有汽車用鋼、鐵路用鋼、管線鋼、家電用鋼、機械裝備制造用鋼等多個系列,熱軋薄寬帶鋼、中厚板、型鋼、焊管等一些產品國內領先,鋼材產品基本可以滿足省內市場需求。我省鋼企應加強與省內裝備制造企業的深入合作,盡快搶占“家門口”的這塊市場。
“產需對接,實質上是一種產業鏈的合作,有利于打造產業集群,提高產業競爭力。”省工信廳廳長鄒平表示,我省鋼鐵企業應主動對接,積極提供有效供給,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瞄準裝備制造業需求,有針對性地創品牌、增品種、提品質,努力提供適銷對路的產品。今年,我省將在鋼鐵行業推行EVI先期介入服務模式,鼓勵其與裝備制造企業合作研發新產品,促進鋼鐵行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