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景觀水處理存在的問題及辦法
西安康諾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文摘:水是生態系統最活躍的控制性因素,人類由水而生、依水而居、因水而興。離開了水資源,不僅人類社會難以為繼,任何生命都無法延續。因此,水是生命之源,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資源和國家的經濟資源,是人類社會和生產活動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新形勢下,要嚴格執行三條紅線控制指標,以生態文明建設和深化水利改革為核心,全面推進河湖管治和水污染治理與修復,進一步加快現代化數字(大數據)在水利行業應用,加大推進水利智庫的建立和科學應用。
湖泊景觀水變質原因、危害及影響:
原因:水環境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水環境的惡化面臨的形式越來越嚴峻,自然黑臭河道難以治理,新的河道又不斷的受到污染。人工湖水質問題也是新出現的一大課題,不少人工湖由于周圍自然環境和水文環境惡劣,水質也都不同程度的出現問題。不少人以為人工河道的周圍環境相對“較好”,水質應該不會有什么問題,實際則不然,人工湖水的污染主要由以下幾個原因造成:
1.地表徑流和地下滲流:
人工湖周圍一般都有大面積的草坪或綠地,對草坪施肥和噴灑農藥,會在植被和土壤中殘留大量的污染物質,最后隨地面徑流(綠化噴灑和雨水形成)或地下滲流帶入水體中。
2.匯流區域內的初期雨水:
初期雨水,在洗滌和溶解了空氣中和地表面上的污染物質后,受到一定的污染。據有關資料,雨水中的磷濃度一般為0.07mg/L左右,氨氮濃度約為1.0mg/L.
3.水體周邊的綠色植被腐爛造成的污染:
枯葉、植被上碎草、生活垃圾等流入水體中造成水體污染。
4.養殖污染:在水中養魚,投入的過多的食料和魚類排泄物;
5.水生植物:雖然水生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的有機物,但是水生植物季節性死亡后會污染水體
6.底泥:上述的各種污染物質在水體中停留時,因各種原因而沉積到池底,在一定的條件下分解釋放到水體中。
對策:綜合治理。
綜合的水處理工藝及環保工程手段進行統籌治理是唯一的方法,單一的方法都是治標不治本的。
其實在很多景觀魚池中都不知不覺地運用了流態控制技術,如魚池中的循環等等。只不過所有這些僅是流態控制的簡單手段。完善的流態控制,可以通過改變水的流動方向及造流等手段,對水質的凈化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作用如下:
一、通過循環達到水質的充分混合,使水質均一,抑制水質發生富營養;
二、流動的水域不容易滋生蚊蟲;
三、促進水中不溶物質的沉淀及集中,以利于養護;
四、為水中的生化反應創造有利的環境,改善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