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鋪名稱:萬享供應鏈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聯系人:牛亞杰(先生)
聯系手機:
固定電話:
企業郵箱:1028732498@qq.com
聯系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張楊路3611號
郵編:200120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線纜網上看到的,謝謝!
-----------新能源汽車進口代理Tel:18717811518代理進口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汽車進口代理QQ:1028732498代理進口新能源汽車-----------
進口車進入新能源目錄,新政策養虎為患? 目前,從整個汽車市場來看,今年的汽車市場整體呈現“低增長”的態勢 ,與傳統汽車行業呈現低迷狀態相比,我國新能源自主品牌汽車在該領域可以說是大放異彩。 新能源汽車是指除汽油柴油發動機之外所有其他新能源汽車,其廢氣排放量比較低。從整個汽車市場的發展來看,在今年之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上可以說是品牌的“窩里斗”。之前在市場上大都是純正的自主品牌車型,而進口新能源汽車由于售價偏高,且不享受優惠政策一直游離于公眾視眼之外。然而,近日寶馬i3進入國家免征購置稅名錄,使得進口新能源汽車重新回到了公眾視線。 隨著大眾等外國車企宣布在華產新能源汽車,在如今國內自主新能源汽車行業剛有起色時,他們又來了。于是,不少人開始擔憂未來自主品牌會不會如昔日傳統汽車一樣由外國車企主導,并開始思考自主新能源好日子要完了? 毋庸置疑,國人對大眾乃至德國汽車品牌都有一種由衷的熱愛,而且從目前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產品上看,大多集中于20萬元以下的價格區間,產品多以緊湊型汽車為主,基本上就是A0級電動汽車。在一些城市實行搖號限號措施以后,很多消費者購買這種車型實屬迫不得已。而消費者普遍喜歡A級或B級轎車,但是這種車型的純電動汽車售價往往高達30萬元以上,又超出了消費者的承受能力。而如今外國車企的車開始進入國家免征購置稅名錄。這些進口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能夠滿足一部分高端消費者的購車需求。并且從今年的廣州車展中來看,新能源汽車中仍有混合動力車的身影,在技術平臺上他們個有所長,但是混合動力汽車不是也不可能是未來新能源的主流,因為這些車型在不同程度上都搭載了內燃機動力平臺,其排放永遠都不可能是0排放。 如今,寶馬已經進來了,特斯拉,大眾已然不遠,大戰即將拉開,自主新能源汽車將面臨挑戰。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目前主要集中在中低端車型,進口高端車型的進入會阻礙國內自主品牌汽車向中高端車型的發展。一些城市試圖將進口中高端電動汽車作為城市名片來打造開放,包容的城市形象,根本不考慮國內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現狀,這會對產業帶來極大的傷害。自主新能源汽車汽車剛有起色,對品牌影響力,性能都占優勢的進口電動汽車開放市場,無疑是把國內培育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拱手讓給國外品牌。 北京北辰亞運樹汽車交易市場中心副總經理顏景輝表示:在進口新能源汽車牌照開放前,購買力較強的客戶可選購的車型都是國產品牌或國資品牌,而今可選擇的范圍多了進口新能源汽車,這部分客戶很可能被分流出去。尤其現階段生產新能源汽車的企業積極性很高,在產業發展前期政府多給予一些保護,并創造機會推廣自主品牌。 其實,轉念一想,有壓力才會有動力,有挑戰才會有成功。自主與外資混戰格局的形成并不全是壞事,這一格局的形成有助于進一步刺激自主品牌的開發熱情,對于產品的進步和發展大有益處。如今的新能源汽車還未發展完全,自主品牌能否抵御進口品牌的競爭,關鍵在于自主創新,實現產品性能和品牌的突破。某大學副教授認為:不要照搬國外的模式,廣泛采納民意。應該讓資金流向堅持以發明專利為主要導向的技術創新型企業,讓政策流向對新能源汽車產業有投資熱情的社會各類群體。應打破現有的新能源汽車的開發模式,進一步放開政策壁壘。要樹立社會信心,政府要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新能源汽車的開發。要進一步加大力度創造民族自主品牌,逐步弱化一外資技術為主體的國內幾大主導品牌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主導地位。 也許進口汽車長期積累下的品牌影響力短期內我們無法撼動,但是只要我們適度引入國外競爭,取長補短,不斷改進自己的技術,政府給予一定的幫助,企業自己改革創新不斷進取,就一定不會步傳統汽車產業的后塵,就一定會抓住主動權,占據主導地位。
-----------新能源汽車進口代理Tel:18717811518代理進口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汽車進口代理QQ:1028732498代理進口新能源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