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輥破碎機結構緊湊、重量輕、體積小,對于相同生產能力要求的制砂系統。輥面修復可分為局部直接補焊和整體清除后整體補焊兩種方法,也可以說是兩個過程。沿輥寬方向的不均勻磨損和花紋、硬質點的不均勻磨損以及輥面的整體磨損,可采取局部修復方法直接補焊;在經過5-6次直接補焊以后,由于母體反復承受高擠壓應力作用,焊接微裂紋不斷擴展,磨輥表面會產生一定厚度的疲勞層,此時若再用耐磨修復焊條直接補焊,易產生層間脫落,故需對磨輥表面疲勞層徹底清理后再進行耐磨層堆焊。對輥面的修復為整體清除后補焊。無論是直接補焊還是整體清除后補焊,磨輥的圓度誤差和兩輥直徑誤差都不能過大,否則會引起輥壓機水平振動和兩磨輥不均勻載荷加大。清理輥面疲勞層,可用碳弧氣刨進行清理,要將輥面的疲勞層刨凈,使輥子露出母材層。堆焊前,要按焊條使用說明,對焊條進行烘干,對焊件預熱,焊后緩冷。堆焊次序及厚度:輥面預熱后,要先用506焊條堆焊1-3層,將輥找圓。然后均勻地堆焊數層D-667,達到應有厚度。D-667焊層堆焊完后,再堆焊一層D-65,堆焊厚度為3-5mm;D-65焊層堆焊后,再用D-65堆焊一層凌形花紋。(輥面磨損的產生,須同時具備粉碎物料所需的壓力和相對滑動兩個因素。壓力由物料性質所決定,通常難以改變。而通過輥面花紋形式來減少物在擠壓過程中與輥面的相對滑動,較容易些。
對輥破碎機冶金和礦業領域中,一般都需要將礦石進行破碎,以供輸送和檢測用。在銅、鐵、鉻等礦石進行破碎時,一般采用對輥破碎機,目前現有的對輥破碎機由于設計存在一定的缺陷使得對輥破碎機工作時,常常出現對輥破碎機不容易調節、并且容易漲死且故障率高。為了改進工藝,在于從動輥筒上設置有輥筒間隙調節裝置,其優點在于該對輥破碎機易于調節、不易漲死且故障率低,這樣不僅可以延長破碎機的使用壽命,而且可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投產三個月時,應停機對主機上各被潤滑零件的工作表面進行清洗和檢查,并更換新油(脂),以后工作正常每隔三個月至半年進行一次上述工作,主、從動軸的清洗方法是:從加油孔注入啟動設備空負荷運行一段時間后停機;打開軸承端蓋上的螺塞,再次啟動設備至排凈污油后停機。重復數次,直至排的是潔凈的油為止。不得靠近設備的拉桿、彈簧、從動軸承座、聯軸器等件的工作范圍;不得打開機罩上的觀察門。輥皮的使用期限和輥子工作的工藝指標,取決于礦石(物料)沿著輥子整個長度分布的均勻程度。物料分布如果不均勻,輥皮不但很快磨損,而且輥子表面會出現環狀溝槽。從而破碎產品粒度不均勻。因此,除粗碎的單輥破碎機外,所有的輥式破碎機全都配有給礦機,給礦機的長度應與輥子的長度相等,以保證沿著輥子長度而均勻給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