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造就了品牌經濟時代。一個成功
陶瓷十大品牌(
http://www.czjinlu.com/)為企業帶來的產品溢價力和影響力的價值往往是任何有形資產所不能比擬的。伴隨著品牌的出現和發展,現代化經營管理的核心已經從純粹的實體經營轉移到品牌經營上了。品牌既是企業的標志和根基,又是企業出奇制勝、壓倒對
全球化造就了品牌經濟時代。一個成功品牌為企業帶來的產品溢價力和影響力的價值往往是任何有形資產所不能比擬的。伴隨著品牌的出現和發展,現代化經營管理的核心已經從純粹的實體經營轉移到品牌經營上了。品牌既是企業的標志和根基,又是企業出奇制勝、壓倒對手、爭奪市場、開辟財源的強大武器,因此塑造區域性強勢品牌,以區域強勢品牌輻射周邊帶動整個品牌的發展對一個企業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品牌競爭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物化和商品化的表現,若要贏得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可,首先條件是對產品服務與質量認可,其次才是對品牌的感受。例如:新中源品牌之所以獲得中國名牌、國家免檢、馳名商標等國家重量級的榮譽,就是因為有了一個值得消費者信賴的品質與服務。如果說一個好產品是一個品牌的依托的話,那么,一個好的理念則是經營一塊好品牌的靈魂。如果一個企業在品牌建立之初沒有樹立起一個好的品牌識別系統,那么這個企業遲早會灰飛煙滅。
專家預測,隨著全國陶瓷十大品牌產業鏈的調整,2008至2010年全國將出現營銷額上百億元的1-2個頂級陶瓷品牌、5-10個左右區域強勢品牌。就如目前佛山1000多家中小型陶瓷品牌在區域小范圍內進行著相互之間的殊死搏斗,相當一部分企業正在想方設法建立與頂級品牌國際先進理念掛鉤的發展策略。一部分陶瓷領軍企業在區域招商和全國性招商,在建立多少數量的店面上談陶論瓷。生存和銷路的問題、地位和品牌的問題亦不斷地在沖擊著每一位陶瓷企業老板的心思。潛在的市場份額和豐厚的行業利潤你爭我奪,能否像當初緊緊依靠產品本身就能完勝市場?市場已走向了形象競爭和品牌競爭的深處,僅僅依靠單一策略難以制勝。新的、科學的形象和品牌策略將成為決勝市場的關鍵因素。
陶企怎樣打造陶瓷十大品牌 陶瓷企業如何揚長避短
深入挖潛煉內功 塑造形象找賣點
當前,許多陶瓷企業,在各地設立了專賣店或倉儲銷售,設計統一的VI,讓消費者享受更多的優惠與服務,樹立一個品牌似乎不是太難的事。不重視品牌的塑造往往導致產品形象在市場上大打折扣,運作到最后只能是一個泡沫品牌。優秀的企業很多,其成功的模式相差無幾,中國陶瓷行業興起至今,始終都無法擺脫國外元素的影響,許多企業處心積慮挖掘人們的崇洋心理,把自己的產品都以國外人名或地名命名,樂此不疲。德國的、法國的、意大利的、美國的、歐洲的等等,國內陶瓷企業的形象,一直都是在用別人的元素包裝自己的品牌,所以很多企業的產品在國外賣的是產品實用價值,在國內賣的則是品牌附加值。同行不同利,利益的趨勢產生了一些形形色色的競爭,“短視”行為讓很多企業仍停留在產品競爭的初級階段,這也是很多區域中小品牌無法崛起的關鍵原因,而那些善于“拿來主義”和注重形象包裝的品牌成功了。
扎實的基礎仍然是陶瓷十大品牌行業必備的要素。品牌被市場認可必須經歷兩個階段,一是體現在行業,我們的渠道所認可的盈利模式;一是體現在消費市場,我們的消費者所認可的品牌。對于很多企業來說,在沒有比較完善的盈利模式和品牌形象出現前,進行規模性的招商并不合適,因為關系到整個品牌后續管理的細節方面,客戶看到的是要實實在在的東西,而不是各種刻意的夸口。當今陶瓷市場運作不應該出現品質方面的問題,不管是產品形象、服務形象,還是技術形象、品牌形象,每一種形象都是一種特殊的賣點———諾基亞的科技賣點、海爾的服務賣點、科寶的設計賣點,這些形象策略的塑造都抓住了消費市場的心智,高度的細化和淋漓盡致的表現把形象塑造的系統化貫徹得淋漓盡致。所以賣形象的品牌和賣產品的牌子有天壤之別。試問,以價格制勝賣銷量好,還是以形象制勝賣品牌好?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