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鋪名稱:北京華譽鼎盛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人:劉奇()
聯系手機:
固定電話:
企業郵箱:3036873330@qq.com
聯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蘇州街3號大河莊園
郵編: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線纜網上看到的,謝謝!
牌 | 東洋 | 型號 | 6GFM100 12V100AH | 化學類型 | 鉛酸蓄電池 |
電壓 | 12(V) |
東洋蓄電池報價
東洋蓄電池優點:1、凝膠電解質,無內部短路。熱容量大,熱消散能力強,能避 免一般蓄電池易產生的熱失控現象,因而在高溫操作時極為可靠,電池不會產生“干化”現象,工作溫度范圍。2、由于電池為膠狀固體,所以電解質濃度均勻,不存在酸分層現象。3、酸濃度低,對極板腐蝕弱,并采用獨特的管式極板,因此電池壽命長。4、電池極板采用無銻合金,電池自放電極低。20°C下存放兩年后,還有50%以上的容量,即兩年內不需補充電。5、超強的承受深放電及大電流放電能力,具有過充及過放電自我保護性能。6、電池抗深放電能力強,100%放電后仍可繼續接在負載上,在四星期內充電可恢復原容量。7、采用高靈敏低壓傘型氣閥(德國陽光公司專利),使蓄電池使用更加安全可靠。8、采用多層耐酸橡膠圈滑動式密封,保證了使用壽命后期極柱生長時的密封性能。
申城首次啟動蓄電池社區備案制示范回收調研平臺
晚報記者 孔同 報道
據公開數據統計,目前上海機動車及電動車保有量在550萬輛以上,每年廢蓄電池發生量約8.5萬噸,且還在逐年增長,而合法收
集不足10%,大部分被“個體回收商”非法轉移到了外省市。90%的含鉛廢硫酸液傾倒在上海,年傾倒量約7000噸,歷年累積5萬噸以上
,廢硫酸傾倒液中重金屬-鉛的排放量也十分驚人,嚴重污染了上海的水體和土壤,也使上海稅收每年流失2億元多。今天上午,上海
現代服務業聯合會、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等舉辦“上海地區廢鉛酸蓄電池回收機制探索研討會”,探討在上海創新建立高效、規
范的廢鉛酸電池回收模式,并啟動“車用廢鉛蓄電池社區備案制示范回收調研平臺”。
蓄電池平均壽命僅1.5年
汽車工業已成為我國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機動車及電動車保有量在逐年增長。自從1914年,第一次將啟動型蓄電池用于汽車,
蓄電池便作為了汽車部件的重要組成部分。啟動型蓄電池主要用于汽車、摩托車、拖拉機、柴油機等啟動和照明,其功能是將化學能
直接轉化成電能的一種裝置,是按可再充電設計的電池,通過可逆的化學反應實現再充電,通常是指鉛酸蓄電池,它是電池中的一種
,屬于二次電池。
鉛酸蓄電池是能反復充電、放電,它的單體電壓是2V,電池是由一個或多個單體構成的電池組,簡稱蓄電池,最常見的是6V、12V
蓄電池,還有2V、4V、8V、24V蓄電池。汽車上用的蓄電池(俗稱電瓶)是6個鉛蓄電池串聯成12V的電池組。常用的車用蓄電池主要分為
三類:普通蓄電池、干荷蓄電池和免維護蓄電池。而普通蓄電池的極板是由鉛和鉛的氧化物構成,電解液是硫酸的水溶液。它的主要
優點是電壓穩定、價格便宜;缺點是比能低 ( 即每公斤蓄電池存儲的電能 ) 、使用壽命短和日常維護頻繁。一旦遭到破損或拆解時
,其中流出的酸性液體腐蝕性大,對土壤和水體造成極為嚴重的環境破壞。
蓄電池的設計壽命是27個月,一般家庭用車比較省,新車的電池很多用到3-4年,不過更換一次以后,一般2年左右便要更換了;
出租車比較廢,單班車能用1年出頭,雙班車8-10個月左右。這樣一算蓄電池平均使用壽命大約為1.5年左右后,需要更換一次。
灰色收益鏈帶來環保隱患
事實上,很多普通百姓對更換后的廢鉛蓄電池并不知道其危害性、去向性以及再生利用價值性。車主更換下來的廢鉛蓄電池,在
非法市場有償回收價格一般在每個20-50元之間,有時甚至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非法回收者無償拿走。
目前上海唯一一家有資質的合法回收廢鉛蓄電池再生利用企業上海鑫云貴稀金屬再生有限公司處于正規的回收、處置企業“吃不
飽”,造成了資源的大量浪費;但另一方面,廢舊鉛酸蓄電池非法無序的轉移,不僅給上海及周邊地區的環境及人們的健康帶來了威
脅,也為上海未來的城市發展建設留下了隱患。
有關人士告訴記者,現行鉛酸蓄電池銷售過程中的“灰色收益鏈”,是產生上述問題的根源。現行的銷售鏈為鉛酸蓄電池制造商
——銷售代理商——4S店、修理鋪、門市部——面向社會銷售時產生報廢的鉛酸蓄電池——賣給個體回收者(論個收購)——由多道回
收商(由數噸聚集到百噸)——高價出售給“三無企業”。
現有廢鉛酸蓄電池回收管理辦法和回收模式無法打破“灰色收益鏈”,持證單位只能“被動”回收;回收對象多為企事業單位,
僅占發生量的10%;多為自律申報、或為項目審批的需要;包括4S店、修理鋪、門市部等主要的發生源無法回收。
建議設立廢鉛酸蓄電池回收中心
1.麻省理工學院:半固態鋰液流電池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與一家名為24M的衍生公司合作,開發出一種制造鋰離子電池的先進工藝:半固態鋰液流電池,不僅有望顯著降低生產成本,還能提高電池性能,使其更易于回收。
24M公司的創始人是麻省理工學院教授、A123電池公司前創始人之一蔣業明。蔣業明這個名字在電池界很知名,在全球材料科學家中排名66位。算是電池行業的世界頂級專家。他除了搞磷酸鐵鋰電池以外,還與同事于5年前提出了“半固態液流電池”概念,這些年他一直在做商用努力。
人們不斷尋找正極和負極材料,提升能量密度,干電池、鎳鎘電池還是鋰電池,無論材料怎么升級,傳統電池對活性物質的利用率很低,能夠產生電能的物質被包裹在必須的非活性物質之中。在常見的鋰電池里面,鋰材料只含電池重量的2%左右,這些非活性物質增加了電池成本,降低了活性物質的利用率。因為傳統電池的這些弱點,誕生了液流電池。液流電池可以視為一個獨立的大電池,正負極電解液分別存放,集中反應產生電能。這樣無需昂貴的附加材料,可以大大提升效率。
既然液流電池這么好,效率這么高,為什么還沒有被廣泛采用呢?因為液流電池的缺點也很多。目前液流電池的濃度有限制,雖然理論上效率比傳統電池要高,但是溶液濃度低、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并沒有優勢,價格也不算便宜。溶液本身能量密度就低,再加上裝溶液的罐子、抽送溶液的泵等附加裝置,液流電池整個系統綜合算下來效能就更差。
所以,蔣業明開發出來了半固態鋰液流電池。這種液流電池不用溶液,用細小的鋰化合物粒子與液體電解液混合形成的泥漿。因為這種泥漿的能量密度可以做的比溶液高,于是液流電池的大容量優勢就有了,在蔣業明在麻省理工寫論文的時候,他的半固態液流電池的能量已經可以達到500WH/L。
這種電池的原理其實很簡單。電極是細小的鋰化合物粒子與液體電解液混合形成的泥漿,電池使用兩束泥漿流,一束帶正電,一束帶負電,兩束泥漿都通過鋁集電器和銅集電器,兩個集電器之間有一個能透水的膜。當兩束泥漿通過膜時,會交換鋰離子,導致電流在外部流動。為了重新給電池充電,只需要施加電壓讓離子后退穿過膜即可。這樣,它的正極負極的材料利用率比傳統電池高的多,只要一層膜就夠了,用的各種材料也比傳統電池便宜的多。而且,半固態鋰液流電池可以做成柔性的(可以想象成塑料袋包著兩團泥漿),不僅可彎曲、折迭,即使被子彈穿過也不會受損,安全性耐用性都有很大優勢。
半固態液流電池
理論上,半固態鋰液流電池的能量密度更高,價格更低,更安全,具有美好的前景。但是,這種東西的原理和結構與現在的電池完全不同,生產線設計、質量控制、測試標準、量產工藝這些東西都得從頭摸索。于是,這些年蔣業明的24M公司就一直在做從實驗室到量產的事情,解決新結構電池量產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逐漸形成了一條手工生產線。到后來,他們手動生產一塊手機電池大小的單元只需6分鐘。經過摸索,團隊對生產工藝反復改進,最終打造出了工業化生產平臺,讓電池的能量密度和生產速度都發生了質的變化。
眾所周知,UPS電源發展到現在年代已經有了很多分支和種類,如:EPS應急電源,變頻電源,逆變電源,工頻UPS電源,高頻UPS電源,模塊化UPS電源等等,從第一代的動態UPS到第二代的工頻UPS,再到第三代高頻UPS,目前已逐步進化到第四代模塊化UPS階段。
當下,模塊化UPS應用正處于高速發展期,隨著模塊化UPS技術的不斷成熟,越來越多的行業在數據中心建設中開始采用模塊化UPS,而這也引發了對模塊化技術新一輪的熱點討論。2015年12月10日,一場關于模塊化UPS技術的研討會就此在華為深圳總部展開。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數據中心工作組,中國電源工業協會聯合華為舉辦,吸引來自全國三大運營商、設計院、行業協會等近300位專家出席參與。在本次研討會的現場測試環節,通過大會現場與華為實驗室測試現場遠程直播互動,以暴力熱插拔及現場效率測試,證明模塊化UPS相比傳統UPS可有效提升運維效率,降低電能損耗。在業界最為關心的模塊化UPS是否完全冗余,無任何單點故障方面,華為通過模塊短路故障模擬等極限測試,證明模塊化UPS可有效隔離故障,任意模塊損壞不會影響系統穩定運行,相比傳統UPS更加可靠。在業界重點關注的另一個模塊化并聯數量問題上,華為以業界最大模塊化UPS并機系統,8*800kVA,160個模塊并機環流實測<2%,證明模塊化UPS在多模塊并聯方面已無任何技術瓶頸,可穩定、可靠運行。
華為數據中心能源研發部長何波在本次研討會中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模塊化UPS代表著先進生產力的方向,此次華為展示出160個模塊化并機的測試就是想告訴業界,雖然模塊化UPS存在一定的技術難點,但隨著電力電子技術和數字控制技術的發展,華為已經攻克這些技術難題。"
華為究竟是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的呢?何波向記者展示了幾點:首先,華為將自己研發大平臺的一些強項,比如控制算法、熱技術等優秀技術運用在模塊化UPS上。比如熱技術,我們在全球熱方面的專家和工程師超過200人,包括了來自瑞典,美國、德國、中國等的專家,無論在電路板級的散熱,還是在機柜和系統級的散熱,都有大量的經驗。而UPS正是使用了這些成熟的熱技術,才能夠解決高功率情況下的散熱問題。其次,除了一些優秀的技術,華為對UPS研發進行持續的投入。華為共設置了4個UPS研發中心,分別位于德國紐倫堡,瑞典的斯德哥爾摩,中國的深圳和西安,一共投入了400多名研發工程師在進行模塊化UPS的研發,這在業界也是投入最大的,全球研發團隊先后攻克了并聯中的均流控制、故障隔離等關鍵技術,從而使得160個模塊并聯成為可能。"
當然除此之外,華為UPS在測試上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華為UPS的測試相對更加苛刻更加嚴謹,測試范圍更廣,即使是小概率的問題也會進行嚴格的測試。何波表示:"目前華為UPS已經在運營商、ISP、金融、軌道交通等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這成功應用的背后卻離不開華為在UPS產品測試環節的努力,在嚴寒酷暑等各種環境惡劣的情況下,華為UPS接受過無數次的考驗測試,最終成長為經得起市場檢驗的合格產品。華為歡迎全世界的客戶到我們的工廠或者到他們的現場進行準入測試或是比拼測試,我們擁有一個開放的測試環境,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已超過了100多批次的客戶,包括歐洲的大運營商,大型數據中心的業主在此進行了測試。當客戶看到華為在研發上投入及實際測試出的指標,我想很多人對模塊化UPS的疑慮都將被打消了。"
當被問及客戶仍存在的一些顧慮例如成本等問題時,何波很自信地告訴記者,"華為UPS三年來客戶滿意度極高,一直以來華為從客戶需求出發,憑借著良好的口碑目前已經在各個行業鋪展開來,其中包括金融、軌道交通、運營商、ISP等等。華為的UPS不僅質量過硬同時相較同行而言價格也不是最貴的。我認為成本只是一方面原因,雖然目前有些客戶基于過去的經驗更愿意選擇塔式等其他類型的UPS,但隨著模塊化UPS在各行各業的大量使用普及,相信最終成本也不再是客戶所顧慮的因素。"
24M公司已經在原型生產線制造了約10000塊這樣的電池,部分正在接受3個工業合作伙伴的測試,包括泰國的一家石油公司和日本重型設備制造商IHI株式會社。新工藝已獲得8項專利,另有75項專利正在接受評審。下一步,蔣業明準備啟動第三輪融資,新的資金將用于研發一種機器,能在2-10秒內產出一個電芯。這說明,半固態液流電池已經到了大規模測試階段了,這個階段過了就是大規模量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