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鋪名稱:山東金凰鋼鐵有限公司
聯系人:邢金建(先生)
聯系手機:
固定電話:
企業郵箱:xingxinjian@163.com
聯系地址:山東省聊城市開發區武夷山路21號
郵編:252000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線纜網上看到的,謝謝!
當記者把這段感嘆轉述給沈文榮時,他沉吟半晌,說:“我雖然不像他那么悲觀,但全行業三十年積累的問題集中爆發,想讓它短時間消化解決不可能,這輪調整沒有三五年沒法過得去。”
他說,鋼材價格跌破3000元/噸不是沒有可能。歷史數據顯示,在2008年上半年的那一輪下跌中,螺紋鋼的價格就曾從4600元/噸跌至2800元/噸。
沈文榮浸淫鋼鐵行業數十年,經歷多輪經濟周期的考驗,對調控和緊縮背后的體制困境有切膚之痛的體會。
“這幾年資本形成快,想賺快錢的人多,投資過度、產能過剩,鋼鐵、造船、光伏概莫能外,一哄而上,最后只有靠價格來"拼刺刀",都以為黎明前的黑暗很短暫,自己都能僥幸活到最后。但如果一次真正長周期的調整開始,那就要出大事。”沈文榮說,中國現在已是世界第一大產鋼國,但中低端和粗鋼比重較大,現在的產能有一半是過去6年間上馬的。
“過剩產能你又不能把它炸掉,只要有一點利潤,就要開足馬力生產。”他說,“這導致了市場低迷時,初級產品的產能繼續向上攀升,而價格向下滑翔的痛苦。不從根本上改變產能過剩的形成機制,無論是傳統的鋼鐵,還是所謂的戰略新興產業,這種波動、損失甚至崩潰就難以避免。”
作為民營鋼鐵企業的領軍者,沙鋼在2012年中國企業500強中名列第44位,但令沈文榮感嘆的是,一些領域的企業文化短板在經濟困難的時候尤為凸顯。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我們的企業不是像日韓企業那樣,迅速抱團形成緊密一致的對外機制,如幾大巨頭坐下來,協商通過限產來穩定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