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伺服電機:執行機構,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輸出轉矩和轉速,帶動負載運動(如傳送帶、機械臂關節)。
-
伺服驅動器:控制核心,接收上位控制器(如 PLC、運動控制卡)的指令(脈沖、模擬量或通信信號),通過算法調節輸出電壓、電流,驅動電機按指令運動,并實時接收電機反饋信號(編碼器數據)進行閉環控制。
簡單說:驅動器是 “大腦”,負責計算和控制;電機是 “肌肉”,負責執行運動,二者必須匹配(功率、信號類型等)才能穩定工作。
-
指令輸入:驅動器接收上位機的目標指令(如位置、速度)。
-
反饋采集:電機內置編碼器實時檢測實際運行狀態(當前位置、轉速),并將數據回傳給驅動器。
-
偏差計算:驅動器對比目標指令與實際反饋,計算偏差。
-
調節輸出:通過 PID 等控制算法,調整輸出電流 / 電壓,驅動電機修正偏差,直至實際狀態與目標一致。
優勢:相比開環系統(如步進電機),閉環控制可消除誤差,實現高精度、高動態響應。
-
功率匹配:
-
驅動器額定輸出功率需與電機額定功率一致(如 1.5kW 電機配 1.5kW 驅動器),避免過載燒毀或性能不足。
-
關注額定電流、峰值轉矩(應對短時過載)等參數。
-
控制模式:
-
位置控制:接收脈沖指令,精確控制電機轉動角度(如數控機床定位)。
-
速度控制:通過模擬量或通信指令設定轉速(如傳送帶調速)。
-
轉矩控制:控制輸出力矩(如卷繞機張力控制)。
驅動器需支持電機所需的控制模式,部分型號可無縫切換。
-
編碼器類型:
-
電機編碼器(增量式 / 絕對式)需與驅動器接口匹配(如差分信號、SSI 協議)。
-
分辨率越高(如 23 位 = 800 萬脈沖 / 轉),定位精度越高。
-
通信與接口:
-
簡單場景用脈沖 / 模擬量接口;復雜多軸系統需高速通信(如 EtherCAT、PROFINET、SSCNET)。
-
支持調試接口(USB、以太網)便于參數配置和故障診斷。
-
小型設備:如 300W 伺服電機(帶 2500 線增量編碼器)+ 對應功率驅動器,用于貼標機、小型機械臂。
-
中型設備:2kW 伺服電機(17 位絕對編碼器)+ 支持 EtherCAT 的驅動器,用于數控機床、包裝生產線。
-
大型設備:10kW 以上大功率電機 + 高性能驅動器,用于重型機床、起重設備。
-
三菱:MR-J4 系列驅動器 + HG/HC 系列電機,支持 SSCNET Ⅲ/H 高速通信,適合高精度場景。
-
西門子:SINAMICS V90 驅動器 + 1FL6 電機,性價比高,支持 PROFINET。
-
臺達:ASD-A2 系列驅動器 + ECMA 系列電機,適合中小型設備,成本可控。
-
松下:MBDLN 系列驅動器 + MHMF 系列電機,響應速度快,適合電子制造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