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鋪名稱:馬鞍山市博爾特重工機械設備廠
聯系人:遲道娣()
聯系手機:
固定電話:
企業郵箱:masbetzg@163.com
聯系地址:安徽馬鞍山市東城工業園
郵編:243131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線纜網上看到的,謝謝!
液壓系統由柱塞泵、閥組、輔助管路件等組成。
液壓閥選用疊加閥系列,管路布置簡潔、泄漏少、維護調試方便。
系統由三種回路組成,壓力調節回路、同步回路、速度回路組成。
同步回路通過分流閥對上輥的上升、下降粗步分流同步,節流閥進行上、下調節存在誤差3-5%;位移傳感器檢測,PLC對執行的換向電磁鐵進行得電或失電動作;上輥同步精度達到±
本系統采用了日本三菱PLC及圖形操作終端,以及編碼器、同步帶,組成了一個性能可靠,操作方便的控制系統。整機具有自動控制和手動控制,任意選擇。可對板材進行預彎,剩余直邊小,可進行錐體的卷制。上輥的升降由PLC同步控制及數字顯示。
主要外購標準件
8-1、調心滾動軸承 瓦房店
8-2、PLC可編程控制器 日本三菱
8-3、電氣元件 德力西
8-4、液壓元件 海門液壓
8-5、主電機 南京中科電機有限公司
8-6、主減速機
一:結構概述
本機為對稱上調試三輥卷板機。兩個下輥為主動輥,其位置固定,上輥為動輥,可以上下移動。借助離合器上輥對于下輥可調節成平行或傾斜位置,以適應卷制圓形或錐形工件的需要。三根輥筒安裝在左右機架上,構成機器的主體。傳動系統全部設置在右機架的右側,機架及傳動部分設置在整體焊接底座上,構成機器的主體。電控臺設在機器的前面。為指示上輥升降位移,在右機架及軸承處設有指針、標尺。為便于筒形工件從上輥取出,在上輥左端設有翻轉軸承,右端設有翹起調整結構。
下輥的正反旋轉、上輥的升降、翹起、放平均由電器控制,卸料的翻轉軸承的脫開與閉合,翹起調正機構的位置調整,離合器的離合均為手動操作。
這種結構的三輥卷板機,由于兩下輥的位置固定,且始終對稱于上輥,直接用它卷制出的工件的端部剩余直邊較長,需要先借助于專用工具或其它設備予彎端部來彌補這一不足。
由于其結構簡單,工作可靠,易于維護,所以中板筒類另外的制作中有較廣泛的使用。
二:傳動系統
本機的兩個下輥為主動輥,它是由主電機通過比為62.2的圓弧齒輪減速機中三級傳動副再傳遞給下輥為支承的一級開式齒輪副,使下輥獲得了設計轉動速度,構成了機器的主傳動系統。主傳動系統中設有制動器,以實現快速制動。
上輥的升降運動是由輔助電動機通過比為12的輔助圓弧齒輪減速機中二級傳動副減速,帶動裝在機架中的蝸輪副轉動,嵌入轱輪內的絲套旋轉迫使連接上輥的升降絲桿作直線移動,構成了該機的輔助系統。上輥兩端對于下輥的相對位置的調整,是在脫開蝸桿軸上的離合器后,使左端的升降絲桿霍德爾單獨的升降來實現的。
三:卷制過程
見圖示一
四:工作范圍
基本參數表中規定的核對參數是指該機在合理使用條件下的最大工作能力,有較好的經濟效果。若板材的寬度、屈服極限、圓筒的外徑有所變長,相應的板材厚度可增加或減少,能力換算見經驗公式,板厚小于彎轉最大寬度時的最大厚度的四分之一工件不易在該機上卷制。
見圖示二
五:潤滑
合理的潤滑機器的各傳動軸頸及動壓滑動表面,是降低動力消耗、提高機器壽命的有效措施。為此必須選擇合理的潤滑材料,建立必要的潤滑制度。
見示意圖
1:潤滑油的選擇
油杯及人工加油潤滑點,夏季采用2號復合鈣基潤滑油(CB491-65);冬季采用1號鈣基潤滑油。減速機箱內的潤滑油建議冬季采用HJ40號機械油(GB443-64),夏季采用HJ50號機械油(GB443-64),也可用性質相近的潤滑油代用。
2:潤滑制度及注意事項
用戶應根據機器的工作制度、負荷及運轉情況建立具體的潤滑制度。
A: 機器在啟動前各潤滑點必須潤滑充足。
B: 機器在連續工作情況下,油杯和人工潤滑一般兩小時供應一次,具體潤滑制度應視機器的工作制度及負荷運轉情況而定。
C: 減速機箱內的潤滑油一般一個月更換次,至多不超過六個月。
D: 機器的潤滑系統每年清洗一次。
3:潤滑方式
本機根據工作情況分別采用油杯潤滑、人工加油和箱式潤滑等三種方式。各輥軸頸、升降絲桿與傳動軸軸頸等為油杯潤滑。齒輪、蝸輪、活動軸承與翹起調整機構絲桿等處采用定期人工加油潤滑。減速機內齒輪與軸承的潤滑是借助于油在箱體內的飛濺來實現的。
六:電氣系統
本機共裝有兩條電動機,采用交流380V、50赫茲為總電源。選用JT1006型控制臺,電氣控制元件全部裝在臺內。臺面上設有操作指示標記,控制臺與主機的相互設置由用戶依生產方便自行決定。
七:機器的安裝和試車
1:機器的安裝
A:機器有我廠試驗合格后,整機包裝發運。用戶根據裝箱單清點所有零部件及附件,應當完整無缺,且無損壞。
B:根據基礎圖(圖示三)進行基礎施工。本基礎圖是以下輥中心線在地平面而設計的,若用戶工作高度有特殊要求時,或當地土質耐壓力小于1.5公斤/厘米可自行設計,機器基礎與工房柱基的凈距一般不應小于一米。
C:安裝時用斜線找平輥筒,其水平度偏差每米長度上不得大于0.2毫米,然后澆注地腳螺栓,并進行表面層的二次灌漿。基礎周邊予埋覺鋼自備。
D:機器安裝完畢,必須擦洗加工表面,待除銹干燥后,涂以防銹漆。
E:必須待基礎凝固,方可勻稱地擰緊地腳螺栓,然后試車。
2:試車
A:試車前的準備工作:
·檢查所有緊固結合部。
·檢查各油杯潤滑點和人工加油充足,減速機油池的表面是否符合規定高度。
·檢查外露齒輪、連軸器、制動器等有無卡死等不正常現象。
·檢查電控系統的線路是否良好,接地是否妥當。
B:空載試車:
·檢查正常后方可由熟悉本機性能的操作者進行試車。
·主傳動和升降傳動的空運轉時試驗斷續方式交替進行。每15分鐘為一循環,在每一循環中主傳動和升降傳動的單詞行程的運轉時間比為2:1。
·在作單次主傳動時,要使上輥輥面接觸主動輥輥面,使其轉動為宜,且正、反轉各占時間的一半,且制動器的接合次數每分鐘不少于5次。
·在作單次輔助傳動時間內,升降反復進行,其中翻轉軸承的脫開、閉合上輥的翹起、上輥的傾斜試驗均不少于5次。
C:試車要求:
·在空運轉時間內滑動軸承溫度不應超過70度,滾動軸承的最高溫度不得超過80度。
·制動器、離合器、翻轉軸承應平穩、可靠、且制動器不得有燒損現象。
·機器的工作結構,操作機構的動作應相互協調,且運轉靈活,無異常噪音或卡死現象。
·電氣、潤滑系統正常。 規格型號 最大厚度(mm) 最大寬度(mm) 屈服極限 (MPa) 卷板速度(m/min) 滿載最小直徑(mm) 上輥直徑 (mm) 下輥直徑 (mm) 下輥中心距 (mm) 主電機功率 (kw) 外形尺寸(長寬高)(mm) W11-6×1500 6 1500 245 7.16 380 180 170 210 4 3310×1210×1330 W11-6×2000 6 2000 245 7.16 380 180 170 210 5.5 3310×1210×1330 W11-6×2500 6 2500 245 7.16 500 190 170 260 5.5 4310×1210×1330 W11-6×3200 6 3200 245 6.46 500 240 200 310 7.5 5200×1400×1200 W11-8×2000 8 2000 245 7.16 450 190 170 260 7.5 3810×1210×1330 W11-8×2500 8 2500 245 6.46 500 240 200 310 11 4500×1420×1610 W11-12×2000 12 2000 245 6.46 500 240 200 310 11 4050×1420×1610 W11-12×2500 12 2500 245 5 750 280 240 360 11 5000×1500×1300 W11-12×3000 12 3000 245 5 650 280 240 360 11 5500×1500×1300 W11-16×2000 16 2500 245 5 750 280 240 360 11 4500×1500×1300 W11-16×2500 16 2500 245 5 750 330 240 360 11 5000×1500×1300 W11-16×3000 16 3000 245 5 900 340 280 440 11 6300×1600×1900 W11-20×2000 20 2000 245 5 750 280 240 440 11 4500×1500×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