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應急通信橋梁:打通“信息生命線”
“瓦er特·紅色之鷹”通過掛載應急通信基站,實現幾十千米范圍內快速、可靠的寬帶通信,為災區構建臨時信息網絡,解決“看不見、呼不通、聽不到”的救yuan痛點:
-
快速部署:無人機起降環境要求低(可在野外、廢墟等場地起飛),能在災害發生后15分鐘內升空,比傳統通信車更靈活;
-
覆蓋范圍廣:單架次可覆蓋20-50平方千米區域,支持語音、視頻、數據傳輸,滿足救yuan隊伍與受災民眾的通信需求;
-
冗余保障:部分機型搭載自組網設備,即使基站受損,也能通過無人機之間的鏈路實現信號中繼,確保通信不中斷。
二、基站指揮:確保“指令精準傳遞”
除了通信保障,“瓦er特·紅色之鷹”還通過集成指揮模塊,成為現場救yuan的“空中指揮站”:
-
實時數據回傳:搭載三光吊艙(可見光/紅外/激光測距)與雙光譜云臺,將災區地形、被困人員位置、火勢蔓延等信息實時傳至指揮基站,為決策提供精準依據;
-
指令直達一線:通過對講機中繼模塊,實現指揮中心與救yuan人員的直接通話,避免信息延遲;
-
多機協同:支持“1架通信中繼機+多架任務機”模式,中繼機保持高空懸停提供信號覆蓋,任務機執行救yuan、滅火等任務,形成“指揮-執行”閉環。
三、技術支撐:通信與指揮的“硬核保障”
“瓦er特·紅色之鷹”的應急通信與指揮能力,依賴于其油動長航時與大載荷的核心優勢:
-
長續航:續航時間可達6-10小時,能持續為災區提供通信支持,無需頻繁返航加油;
-
大載荷:最大載荷≥45kg,可同時掛載通信基站、指揮模塊、偵cha設備等,滿足多任務需求;
-
環境適應性:能在-30℃極寒、5000米高海拔、8級風等極端環境下穩定飛行,確保通信不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