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賴香珠)“這份提案你看這樣改合不合適,是否還要完善?”昨日,當記者走入政協委員吳新生辦公室時,他正專注地與其他人探討提案。
“每次看到吳新生都是這樣的狀態,經常組織社員溝通提案。”九三學社南安支社社員王國寶說,作為政協委員,吳新生自己要準備提案;作為九三學社南安支社主委,他號召社員“高產”好提案。
“說真話、建真言。”履職10年來,吳新生積極關注民生建言獻策,對于部門提案辦理差強人意的,他毫不猶豫地答復“不滿意”。“政協委員能給南安市委、市政府提供決策參考深感榮幸,最欣慰的莫過于提案得到真落實。”
2015年,南安“兩會”上,吳新生提出“關于在我市全面開展農村飲用水井水質檢測的建議”提案,將農村飲用水井水質檢測工作列入南安為民辦實事項目,在全市全面開展農村飲用水井水質免費檢測或補助檢測工作,從源頭杜絕農村飲用水井的污染。
“2011年,南安有一村莊20多名兒童陸續被查出血鉛超標,引起了我的關注,我帶領社員開始大面積地走訪、調查摸底。”吳新生說,他發現南安有很多農村地區沒有統一供水,農民主要以井水作為飲用水,而這些井水未經任何檢測。
“不少農村飲用水井周圍存在農藥施肥、養殖、工業污染、生活污水亂排等現象,給水質安全留下隱患。”吳新生說,經反復討論,他提出“關于在我市全面開展農村飲用水井水質檢測的建議”,希望相關部門能系統開展農村飲用水水質檢測,讓農民喝上放心水。
據了解,全市有水井44386口,覆蓋人群78萬多人,水質檢測范圍大。相關部門回復稱,受條件限制,每年只能檢測600多口,吳新生認為“數量太少”,建議可以委托檢測,并多次與部門協商溝通。
在他的推動下和部門的重視下,該建議被列入重點提案。2015年5月,南安農村分散式供水水質監測方案出臺,對各轄區的水井數量情況摸底,選定渾濁度、pH值等10項指標進行檢測,截至2015年12月10日,3257份水樣已全部完成采集檢測。
據悉,2015年,吳新生“關于在我市全面開展農村飲用水井水質檢測的建議”的提案獲評優秀提案,同時作為范例登上《人民政協報》;5年來,他還組織九三學社南安支社“高產”集體提案110件,在集體提案中數量排名第一。2015年,九三學社南安支社被九三學社中央評為全國優秀基層組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