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28日,習近平主席候變暖。習主席在2014年底的北京APEC會議期間,同奧巴馬總統共同發表了中美兩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宣言,中國承諾在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從那時起,全球已經把目光集中在中美兩個大國對氣候變化的承諾上,乃至關注到2040年、2050年后化石能源的峰值。與此同時,我國關心能源安全與戰略的一群人,集中在山東省濟南市,就中國能源供給方式之一的地源熱泵展開討論,這就是9月7日舉行的第七屆全國地源熱泵行業高層論壇,由中國能源研究會地熱專業委員會和國際地源熱泵協會中國區委員會主辦。
能源革命離不開地暖熱泵行業的貢獻,這是與會人員的共識,在日益重視能效利用的今天,地源熱泵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提高能效的途徑。
地源熱泵受關注
地源熱泵技術是利用淺層地熱資源進行供熱制冷的高效節能環?照{系統。在冬季,把土壤中的熱量“取”出來供給室內用于采暖;在夏季,把室內的熱量“取”出來釋放到土壤中去,并能保證常年地下溫度場的均衡,是一種具有競爭力、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具有儲量大、分布廣、再生迅速、利用價值大等特點。
因此,地源熱泵技術開始受到了國家政策關注。很多政策優惠都是由住建部與財政部聯合出臺的,從2006年的建筑節能示范項目,到2010年的可再生能源示范縣,到2012年開始的可再生能源示范智慧城市,目前全國已經完成地源熱泵示范的有291個項目,涉及到全國52個縣、3個區、10個城鎮和21個城市。
我國能源利用效率非常低—36.81%,這與我國多年來只管生產,只管輸配,不管能源使用有關。因此,作為節能產業重要角色,作為戰略性的新興產業,地源熱泵在能源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因為它的能效系數達到COP3.5,節能效率高于其他技術手段。
國家能源局編制的《“十三五”國家能源發展規劃(草案)》提出,“十三五”期間全國計劃新增地熱供暖面積9.5億平方米,其中地源熱泵新增7億平方米,常規地熱供暖增加2.5億平方米。連同“十二五”地熱供暖面積5億平方米,至2020年我國可實現地熱供暖面積14.5億平方米。
事關建筑節能
“相比現有的同規模的暖通空調,地源熱泵比傳統空調運行效率源熱泵可減少70%以上的污染物排放,真正實現了節能減排。地源熱泵是我國有效降低建筑能耗的建筑節能技術之一!敝袊ㄖ茖W研究院建筑環境與節能研究院院長徐偉介紹。
引領地源熱泵行業發展不斷提速的一個重要動力,就是綠色建筑的興起。然而,隨著綠色建筑各項工作的逐步推進,綠色建筑的內涵和外延不斷豐富,各行業、各類別建筑踐行綠色理念不斷推新,現行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已不能完全滿足現階段綠色建筑實踐及評價工作的需要。
過去,無論建筑是否采用真正能有節能、節水效果的技術,只要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項目有投入,就可以認定該建筑符合綠色評價標準,加上人們對地源熱泵認知度較低,開發商對其成本控制嚴格,不少項目就選用最便宜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術,而不是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地采用節能技術。
據悉,最新發布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就是采用單項打分計算總分的方式進行評定。其中,合理采用分布式熱電冷聯供技術,并且系統全年熱電綜合利用率不低于80%的項目,可以得5分,而采用地源熱泵等節水冷卻技術的項目,可以得6分。
建筑采用節能技術不僅在綠色建筑評價中可以得到加分,政策和市場的青睞也讓一大批新能源技術成為公眾心目中的“香餑餑”。為落實我國《綠色建筑行動方案》、節能減排、建筑節能等政策,住建部或許更大力度推廣地源熱泵技術利用項目。
號角已吹響
從全球能源供需形勢與發展趨勢來看,能效提高成為各國實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大幅度減排的前置條件。從趨勢來看,能源技術革命快速推進,技術創新進入一個高度的活躍期,呈現出多點突破、加速應用、影響深遠的特色。
為什么我國必須高度重視地源熱泵和節能技術?因為我們的能源量是世界第一,人均非常低,且使用的效率非常低,跟世界能源結構消費呈反向的關系,這樣的結果是環境污染嚴重、企業競爭力差。
新經濟常態下,地源熱泵行業的“互聯網”技術、“云”地源熱泵空調系統技術、地源熱泵的EMC/PPP應用模式等地源熱泵技術和創新應用層出不窮,為地源熱泵行業發展起到了指引作用。
2013年,由國家能源局牽頭,聯合科技部、環保部、住建部共同發布的《關于促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建議各地政府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讓使用淺層地熱能供冷、供熱的建筑物享用民用電價”,第一次把地熱能量化制定推到了科技轉化和應用的前臺。
2005年,風能、太陽能被列為“十一五”國家戰略規劃,10年后的2015年,太陽能產能提升了110倍左右,風能產能提升了85倍。
政策推動方面,國家近期還出臺《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節能減排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等政策對節能減排行業,為淺層地熱能在建筑節能領域的應用將帶來新的契機,而由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組織相關機構和行業協會開展的《“十三五”中國地熱能開發利用規劃》編制,將進一步為中國的地熱能產業以及地源熱泵行業增添新的發展活力。